幾天後,劉尋給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取了一個名字,叫做劉焱。
大漢是火德,乾脆讓他一火到底,也能預示著大漢的復興。
群臣因為有了以後效忠的目標,很是高興,並且很快就把這份高興化作了實際行動。
一方面,他們上書說,皇上得到了第一個兒子,應該大赦天下,好讓天下人同喜。
另一方面,他們上書請求,認為大漢帝國已經復國幾年了,到現在連一個皇后都沒有,只有妃嬪,也實在太說不過去了。所以,大臣們建議封郭紫馭為皇后,因為他是第一個生出來皇子的妃嬪。而且,大臣們都看得出來,劉尋是很喜歡郭紫馭的。
劉尋一想,確實是這個樣子。於是就決定,封郭紫馭為皇后!
遂昭告群臣,在宗廟舉行大典,使人寫下聖旨,造金冊、金印,以備用。
十月二十八日,劉尋及滿朝文武在長安城外的太廟舉行皇后冊封大典。
這裡的太廟是西漢時期的太廟,不是蜀漢的太廟,那個在成都城呢。
太廟裡供奉著從劉邦時期的漢朝各位皇帝牌位。
在文武百官的侍立下,郭紫馭先到太廟門口,接受劉尋的聖旨冊封。
一個太監開始念聖旨,內容是這樣的:朕惟德協黃裳、王化必原於宮壼。芳流彤史、母儀用式於家邦。秉令範以承庥。錫鴻名而正位。諮爾皇貴妃郭氏,自始伴皇左右,系出結發。祥鍾戚里。矢勤儉於蘭掖。展誠孝於椒闈。慈著螽斯、鞠子洽均平之德。敬章翬翟、禔身表淑慎之型。夙著懿稱。宜膺茂典。茲仰遵慈諭、命以冊寶、立爾為皇后。爾其祗承景命。善保厥躬。化被蘩蘋、益表徽音之嗣。榮昭璽紱、永期繁祉之綏。欽哉。借用清朝皇帝冊封皇后的原文,沒辦法漢朝的原文搜不到。)
郭紫馭聽了,接過聖旨,叩頭謝恩。
然後,劉尋帶著她入了太廟,祭拜過各位祖宗,向他們說明了自己立郭紫馭為皇后的決定。當然他們也聽不見。
然後由內官給郭紫馭拿了劉尋賜下的金冊、金印。出了太廟,接受百官參拜。
百官在太廟前拜道:“參拜皇后娘娘。”
郭紫馭讓他們免禮,然後說了一番勉勵的話,禮節就過去了。
這樣,大漢的皇后就有了。
這之後,劉尋專心處理內政,四國之間,暫時安穩無事。
一年後,孫香穎生下了一個女兒,劉尋賜名為劉嘉,賜封號為平陽公主。
同時,雅瀘月懷孕。
再一年後,雅瀘月生下一個男孩。劉尋賜名為劉漠,希望他以後能到中亞沙漠草原上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