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尋除了向滇城朝廷發信,也向天都城的姜維和他手下的柳隱等大將去了信,詢問他們的意見。
姜維等人的意見跟滇城眾人差不多。不同的是,姜維、廖化等老將激動的眼淚水都出來了。
顯然,他們認為,只有還於舊都,在天都城設立朝廷,大漢才是真的復國了啊!
這樣,兩方面都很支援。劉尋就給雙方下達了聖旨,要滇城那邊準備遷都,天都城這邊準備好迎接。
劉尋不回去,是怕趙統攻打士族塢堡的時候,傷亡太大。所以讓他看看有沒有堅固的塢堡,有的話,就自己先帶兵把這些塢堡給打破了。
結果在等待滇城和天都城那邊的訊息的時候,堅固的塢堡只發現了兩座,劉尋便帶兵,依靠自己無與倫比的武力,打破塢堡,滅了那兩家士族。
結果自然得到了士族積蓄了好幾代的錢糧,加上之前從叟族那裡繳獲來的,除了補足這是出生的錢糧,還剩下一些!
劉尋這麼在意士兵的死亡率,一是因為蜀漢國力是四國中的第三位,人口實在不多,少一個也很心疼。二是經過這些年的征戰,整個漢族的人口也大大地縮減了。歷史上,晉朝一統天下才幾十年,就發生了五胡亂華。雖然跟晉朝八王之亂有關,但是漢族人人口比東漢末年少了好多,也是一個原因。
因此,劉尋在儘可能的保住漢族人口的數量。
陰平、武都兩郡的收復已經接近尾聲了,劉尋也就不再待在這裡。即使是之後對兩郡的官員任命,那也是朝廷裡先拿出來一個章程,然後劉尋再進行挑選任命,現在是不用費心的。
於是劉尋起兵回去,先從天都城經過,檢視姜維還有他大將軍府的人怎麼怎麼迎接朝廷的。然後再回到滇城,帶著整個朝廷過來。
梓潼郡裡蜀郡的天都城近,只用了八天,劉尋就帶著御林軍回來了。姜維已經得到訊息,率軍出迎三十里。
進城之後,姜維表示劉尋可以先去皇宮看看。然後按照劉尋的喜好,把整個皇宮清理修繕一番。
劉尋答應了,進入皇宮遊覽了一番。
皇宮依然是那樣的金碧輝煌,寬大奢華,劉尋沒有什麼不滿意的,也就不用修繕,只需要清理一番就好了。
逛完皇宮,姜維擺宴,給皇帝陛下接風洗塵。不過最重大的事件卻是,劉尋要在宴席上宣佈,收回大將軍姜維開府的權力,只讓他掌管大漢最大的野戰軍團。
宴會在大將軍府進行,其他官員事先全部到場,正襟危坐。等劉尋到了之後,就從座位上離開,跪下大喊三聲萬歲。然後在劉尋允許平身之後,才起來坐好。
劉尋開宗明義道:“諸位愛卿,現在國家裡的反叛勢力都已經被消滅了,國家局勢很穩定。朕認為,已經不需要在把國家南北分治了,也不需要讓大將軍府和朝廷實行兩套不同的制度了。所以,朕認為應當讓朝廷回到天都城,一統朝廷的法度,諸位以為如何?”
原先滇城朝廷和天都城大將軍府使用兩套不同的制度。滇城是廢除士族不納稅、佔有大宗良田等特權的做法,同時給自耕農保護,興辦學堂和嘗試用紙取代竹簡。而且透過考試選拔官員,對科舉制進行了先期試行。
天都城大將軍府則是像以前一樣,以士族為國家統治的根基,而不是最廣大的自耕農。
“臣認為陛下做的決定非常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