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濟的信中很是遺憾地特別說到,雖然御林軍統領陳至和衛將軍武安家之後發現了士族在背後操縱刺殺之事,御林軍和城衛軍也把在場的參與士族全部殺掉,但是朝廷卻發現其實這些士族的主體早已逃到晉國,眼下在蜀漢只是留下一個空殼罷了!
這說明,士族刺殺一事早有預謀,可是他們在這些做臣子的居然沒有發現!為此,吳濟認為自己特別有負皇上的信任……
吳濟的信來自尚書檯,告訴張護雄,越是這個危急的時候,越不能慌亂。對扶餘國的戰爭不能慌,更不能亂。千萬不要不顧一切的回到滇城,那隻會讓敵人看到大漢朝廷的混亂和虛弱。一旦扶餘國趁機進攻,周邊蠻夷趁機反水。甚至於晉國趁此機會攻打,大漢完矣!
武安家的信來自衛將軍府。他跟吳濟剛好相反,要求張護雄立即帶領大軍趕回來!一方面動用全部軍事力量尋找皇上,一方面要大軍集合鎮壓滇城蠢蠢欲動的各方反對勢力!至於扶餘國,武安家認為這些蠻夷根本沒有攻城的能力,所以頂多在大漢國內搶劫一番,自然就會退走了。眼下當務之急,是找到皇上!一旦找到了皇上,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皇上失蹤,士族驚變,兩封要求不同的信,張護雄和他的徵南大軍,當何去何從?
暫且放下張護雄這邊。讓我們時光回溯,鏡頭回拉,去看開運元年的八月十五日,滇城。
準備多日的秋獵終於要開始了。
經過這些天,各方人馬都已經做好準備了。皇帝劉尋和各妃子,隨侍的太監宮女以及各大臣家的被劉尋選中的少年子弟、隨御駕出獵的御林軍和城衛軍,南蠻等地方派來的使者,再加上在官府擔任閒職的各世家老人,都在秋獵範圍內。
辰時未到,武安家就已經帶著宮中太監、宮女和御林軍們早就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車轎儀仗、寶馬武器、桌凳吃食等等,各自放在自己的位置上。
大殿內中,孫香穎小心翼翼地把劉尋叫醒,正在為他梳洗更衣。今天,陪劉尋去秋獵的有郭紫馭、孫香穎和黃薇。至於螢火,她都快生孩子了,自然要好好的養在宮中。
梳洗完畢,穿上雕刻有五條五爪金龍的正紅色龍袍,頭戴十二旒冠冕,迎著清晨的陽光,便看到一名一表人才、滿身貴氣的英俊青年,正是大漢帝國皇帝,劉尋陛下!
宮外太監喊到:“辰時已到,陛下出宮!”
然後他便立刻上前開了宮門,劉尋由孫香穎扶著,走出了大殿門。
到了儀仗隊處,御林軍統領陳至跪請道:“請皇上上轎!”
雖然今天是出去打獵的,不過在出京城之前,劉尋還是要坐轎的,而且是三十二人抬起來的大轎!大概是這樣,才更能夠展現出皇家的威嚴吧!
出了宮門,便見一大堆朝廷重臣,被劉尋選中的各官員後代,還有擔任閒職的各世家家主,以及更多的用來封街開道的御林軍。
御林軍分列兩側,前後排的老遠。驅趕走所有的閒雜人等,只供護衛隊先行,然後是劉尋的超級大轎子。郭紫馭和孫香穎坐在後面的兩頂小轎子裡。黃薇和陳至則騎著高頭大馬,分列左右,進行護衛。
後面是各種隨侍人員,足足排了半條街。
到了南城門,又見到一隊隊的城衛軍在嚴陣以待。這時候劉尋從轎子裡下來,騎上一匹寶馬。郭紫馭和孫香穎也一樣,騎馬護衛在左右,周圍是更多的人。
由南門向西,再往北走,眾人不疾不徐,策馬小跑了一刻鐘,地方就到了。
停下來之後,城衛軍自然全都散開,一方面把獵物趕到中間去,一方面為皇上提供最外圍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