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尋說的不會被士族阻礙的事兒,第一就是指鹽政改革。
礦鹽的產量很大,官商合營,也能保證六百錢每石甚至更低的價格,讓百姓們吃得起更多一倍的鹽。
這些天,南中的百姓們非常滿足,而劉尋,就把這種滿足帶到了其他的地方。
因為他帶了非常多的鹽,也帶了能夠製作出礦鹽的工人隊,以及專職售賣鹽的軍隊和商人。
一路上,劉尋路過哪個城池,就會給他們發一波“皇帝福利”,也就是三百錢每石的精鹽。同時,在當地檢視下有沒有產出礦鹽的條件,如果有,就在那裡開一個鹽礦。就算沒有,也會把新的賣鹽方式帶到那裡,把礦鹽供應鏈延伸到那裡。
事實上,劉尋早就命令官商糜家把新礦鹽以七八百錢每石賣到蜀中了,為劉尋這一次的行動鋪路。
而開鹽場的條件,一是要有鹽礦,二是要有大批忠於劉尋計程車卒守衛,以免蜀中士族得到了礦鹽的製作方法。
以劉尋和如今蜀中士族的關係,要是士族知道了礦鹽的製作方法,估計短時間內就會被另外三國知曉,那劉尋想靠著低價鹽獲利的願望就落空了!
以礦鹽供應天下的利潤是極其可觀的。當初,諸葛亮把蜀錦的利潤用來充作軍費,而礦鹽的利潤以後肯定比蜀錦大!
這天都城,作為大漢的首都,姜維眼下的老巢,劉尋肯定是要留下采鹽隊伍的。這裡可以作為大漢第二大礦鹽輸出基地。
劉尋第二天就給天都城的百姓們發福利了,引來城中百姓極為興奮地購買。
隨後,劉尋釋出了整個大漢鹽業改革的聖旨。廢除全大漢的司鹽校尉和舊鹽場,由新的礦鹽場和官商競爭性營業接手。
一路上的城池賣鹽點,加上天都城的,都需要人主持。劉尋就用上了之前小吏考核中提拔出來的人。這些人久經人情世故的打磨,做這些事兒都比較得心應手。
劉尋故意把這些新的準官員帶來,就是要從小吏中,提拔出一批忠於自己的官員。
由於之前鹽業也是完全由大漢朝廷掌控的,所以這道命令沒有引來任何人的反對。
劉尋就找來老將廖化,跟他商量商量,看他願不願意別再打仗了,拿著高官厚祿,帶著傷老病殘軍去守衛天都城的大型採鹽隊。
劉尋就問他:“廖老將軍啊,今年高壽?”
廖化呵呵笑道:“當不得皇上如此尊稱。微臣不過是黃巾軍出身,豈敢倚老賣老?微臣今年九十有三。”
劉尋道:“眼下朕這裡有一項極為賺錢的方法。當年,諸葛丞相靠賣蜀錦賺軍費,如今,這可是一項比蜀錦更賺錢的東西哦!”
廖化讚歎道:“可是那礦鹽?此鹽精細而又美味,價錢偏偏很低。臣得知,那糜家、費家的人,為了在競爭中賣出更多的鹽,有的已經賣到了五百五十錢一石!比以前的價錢低了一半多了!”
“是啊。可就是這製作方法,得讓大軍嚴格保護起來,要不然,被士族得去了,咱們就沒有獨家秘方了,就賺不到錢了!所以,朕想請老將軍去帶兵守衛鹽場,不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