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滅叛亂的當天,劉尋下令擺全軍慶功宴,與眾軍狂歡一晚。
第二天,不管別人如何,劉尋又要忙碌起來了。
整個忙碌的內容可以大致分為兩部分:一是趁機北伐,收復失地。二是南漢內部的各種改革,種田發展。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不說劉尋在南中如何忙碌,就說這段時間以來司馬昭和鍾會的戰事。
事兒要從姜維和漢城守將李輔先後寫信向鍾會告狀說起。
鍾會先接到了姜維的書信。開啟一看,這才得知沔陽城守將王基預謀造反被殺一事。
信中還說漢中郡各將不服他調派,而且又恐各自家人有失,所以更加畏懼司馬昭拒不發援兵!眼下司馬昭派兵圍住漢中郡各城施以攻心計,自己又被圍孤立無援。長此以往,士卒將領恐生反心,漢中恐有失。自己已然力不從心,請鍾會親自來漢中接替指揮!
鍾會大驚之下,又親自向送信的偏將確認了一番。之後忍不住將書信撕了個粉碎,他這倒不是生薑維的氣,而是恨現在連自己的親信部將都不能再讓自己相信了!
就在鍾會氣惱不已的時候,李輔的書信也傳了回來。
李輔在信上說,他已看破司馬昭圍點打援的計策,所以才沒有派兵救援漢中。
至於他們拒不服從姜維調派,也是顧慮姜維一旦實際掌控漢中郡的防禦以及兵權,恐怕會出現擁兵自重的情況!那時鐘老大你不僅將難以掌控局勢,甚至說己方的命運也變相掌握在了別人的手中!
鍾會看完李輔的信之後,氣也消了不少,心中暗自覺得李輔所說也相當有道理。
不過,這前線將帥不和,他卻也不能坐視不理。一旦漢中郡失守,姜維有個閃失,他損失就更大了。
思索再三之後,鍾會最終還是決定親帥大軍前往漢中。一為救援姜維所在的沔陽城,二來也是為了穩住前方軍心,以及緩和眾將和姜維等蜀將的關係。
在cd守將安排上,鍾會讓手下心腹大將皇甫闓為主將,龐會為副將,田續為監軍,以起到三方互相制約監督的作用。
其實這也是鍾會自己背叛司馬昭,又一次次的被人揹叛,落下的後遺症。但是他這樣做不僅不利於短時間穩住將心,反而更容易讓人心生不信任,更加不會傾心投降與他!
數日之後,鍾會親率三萬大軍終於趕到了陽安關。
陽安關守將夏侯鹹當即出關十里迎接。鍾會板著臉,喝問道:“夏侯鹹,汝為何不聽從軍師調令,出兵救援漢中!”
夏侯鹹嚇了一激靈,謊稱道:“非是末將不聽姜軍師調令,只是末將派出的兵馬於半途之中遭到司馬昭的埋伏,為了確保陽安關的安全,所以才沒有繼續派援軍。末將猜測這應該是司馬昭的圍點打援之計,還請主公明察。”.
其實這都是李輔他們之前就商量好的,一旦鍾會問責下來,大家就統一口徑,來個拒不承認。
鍾會掃視了夏侯鹹眾部將一眼,冷聲道:“是這樣的嗎?”
眾部將連忙點頭應是。當然陽安關的副將樊建乃是蜀將,雖然知道真相,但是此時卻被夏侯鹹安排在關內負責防守,並沒有隨同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