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好奇,疑惑的目光下,仁王念出了邱國維五大罪。
“其一,蠱惑先帝,構陷忠良!”
“先帝病重期間,邱國維身為內閣首輔,非但不思匡扶社稷,反而利用先帝信任,屢進讒言。”
“排擠如莊天和、南宮斬等一眾股肱之臣,為凌慎安插親信,掌控朝局鋪路。”
“並且造謠當今陛下,汙其聲名,此乃欺君罔上,其心可誅!”
邱國維臉色大變,還沒等他狡辯,仁王的聲音再次響起。
“其二,結黨營私,賣官鬻爵!”
“邱國維兼管吏部,大肆收受賄賂,任人唯親,凡非其黨羽者,概不錄用,賢才被拒之門外,庸碌之輩充斥朝堂。”
“致使政務廢弛,民怨沸騰,此乃禍亂朝綱,罪大惡極!”
“我……我……”
邱國維想辯解,可仁王卻不給他半點機會。
“邱國維罪三,助逆篡位,矯造遺詔!”
“凌慎謀逆篡位,邱國維乃是主謀之一,偽造先帝遺詔,顛倒黑白,欺瞞天下,幫助偽帝勸降陛下,倒行逆施,此乃忤逆不孝,十惡不赦!”
“其四,魚肉百姓,貪墨國帑!”
“邱國維縱容其門生故吏,在地方上橫徵暴斂,侵吞賑災糧款,致使災民流離失所,餓殍遍野。”
“其本人更是貪得無厭,家財萬貫,遠超其俸祿所得。”
“國庫空虛,民生凋敝,邱國維難辭其咎,此乃國賊祿蠹,天理不容!”
邱國維的臉色越發蒼白,身子抑制不住的顫抖。
“其五,勾結外敵,意圖分裂!”
“為助凌慎穩固偽位,邱國維竟暗中與北蠻通訊,提議割讓北境三省以換取北蠻支援,牽制當今陛下。”
“後又支援凌慎勾結阿爾克,欲引外族入關,荼毒大炎子民。”
“此乃叛國通敵,罪不容誅!”
仁王每念一條罪狀,大殿內的空氣便凝重一分。
那些原本還對邱國維抱有一絲同情。
或只是冷眼旁觀的官員,此刻臉上也寫滿了震驚與憤怒。
這些罪名,任何一條都足以讓邱國維死無葬身之地,如今五罪並列,簡直罄竹難書!
當仁王唸完最後一條,合上卷宗時。
整個金鑾殿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癱軟如泥的邱國維身上。
那目光中充滿了鄙夷與憎惡。
凌雲看著面如死灰的邱國維,聲音沒有任何波瀾。
“仁王,依大炎律法,此等罪大惡極之徒,該當何罪?”
仁王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痛心,但更多的是決絕。
他沉聲說道:“回陛下,邱國維樁樁件件皆是十惡不赦之大罪!按律,當誅九族!”
“其家中女眷,沒入軍營,充作營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