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的確是一塊好鹽田。
在鹽田之中引入了部分滷水,晾曬在陽光和空氣中,得到結晶,生產技術較為簡單粗糙。
稍微有點經驗的製鹽老師傅會新增一些輔助材料,例如黃土、麥稈等,來提高鹽類的質量和產量。
由於沒有總結出曬鹽法,金陵一帶多是煮海為鹽之法。
產率低下。
無論是煮海為鹽還是曬鹽法,都需要鹽田來製作海鹽。
陸陽看中的是附近的鹽田。
“陸公子,你多久能產出鹽來?”江推官不耐煩地問道:
“今日能否製出鹽來?”
“製鹽一事,細節繁雜,不是半天就能完成的事情。”
陸陽也不耐煩地瞥了眼江推官。
納潮..
採滷...
蒸發...
過濾...
煎煉...
曬鹽法的每一個過程都要把控好細節,比如在曬鹽過程裡要加適量的淡水,以及鹹泥或石灰等物質。
製鹽的時間還和氣候有關。
陽光充足,兩到三日就可。
陰天的話,五天左右。
頻繁地翻動鹽土,加快水分的蒸發和鹽的結晶也能縮短一點製鹽時間。
不過...
人工成本上去了。
江推官見陸陽一點面子也不給他,很是不喜,按捺住心中的怒火,低沉道:
“那陸公子覺得需要幾日?”
“三到五日。”
陸陽說道。
“需要那麼久?”
江推官甕聲甕氣地質問道。
“江大人,金陵一帶用的煮海為鹽之法,需要幾天到數月不等。”
陸陽斜瞟一眼江推官。
大規模的煮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而...
曬鹽法則是極大程度縮短了製鹽的時間,更為高效。
對方身為金陵城的官員,連這個都沒不瞭解,可想而知,這群官僚是真的尸位素餐之輩。
陸陽不由想到前世的那些專家。
老百姓可以把房子租出去...
操!
太離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