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秉淵剛出發不久,還沒到京都,對方說的事必定和他無關。
他鎮定下去,搖頭,“劉大人,在下一介商販,怎知發生在京都的事情。”
“節度使安思明舉兵造反了。”劉大人說道。
陸陽手中的筷子懸在半空之中。
他渴望亂世。
可亂世來得太早了。
淮陽城中的作坊還沒有足夠多的人才。
他還需要一段時間,好訊息是朝廷在這一段時間怕是沒有精力來管控江淮等地,他有機會找官員合作,暗自製鹽,賺一大筆錢。
鹽這種東西,非常重要。
“陸公子怎麼了?”劉大人看著懸在半空之中的筷子。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下擔憂社稷。”陸陽言語懇切,目露憂鬱。
劉大人聞言,頗為觸動。
這種三好青年,怎麼會勾結山賊呢?
蘇秉淵怕是嫉妒陸陽!
他都不信了!
“陸公子有心了。”
劉大人對陸陽的態度溫和了不少,不再像方才那般冷淡,他繼續說道:
“過陣子,戰線要是持續吃緊,江淮一帶的糧食會運到京都,甚至部分地方士卒也會被派往前線。”
陸陽點頭。
這次反叛怕是會終止大梁國的盛世,就算不能取而代之,也能讓這個龐大的帝國由盛轉衰。
前線計程車卒死得差不多了,各地方的守備就補上去。
一般的兵士就是炮灰。
陸陽早些日子就在存糧。
在他看來,還是不夠!
戰亂已起,官員們和商人知道這件事後,透過資訊差多囤糧。
老百姓屁事不知道,等反應過來,又要被上層階級割一刀,有點錢還能吃口飯,沒錢只能易子而食了。
陸陽惆悵地喝了口酒。
太快了!
他還沒準備好。
“我聽說陸公子最近一段時日,在金陵城大肆購糧,是不是早就聽到了一些風聲。”
劉大人正是為此事而來。
城中不少糧商皆說陸陽購買了很多糧食。
陸陽搖頭。
他只是未雨綢繆。
再者,他手底下那麼多山匪,養人當然需要糧食,他想要更多的人手,直接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