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數萬官兵才會一天時間就被打垮了。
而且,被打垮了,就真的是土崩瓦解了。
好在這些義軍不同。
北義軍因為生存和仇恨聚攏,他們比當兵吃餉的軍卒要更堅定。
明嶽需要做的,是讓這些士兵清晰地知道自己為何而戰。
也許,頑強的鬥志可以抹平雙方的戰力差距。
而燕軍,必然會衝過來的。
在湧泉關,義軍只有數千人,卻抵住了燕軍兩次猛烈衝鋒。
對方甚至是打著義軍的旗號。
這支烏合之眾更是讓史昭義感到意外。
燕軍不是沒有遇到了強悍的對手,可他們笑到了最後,將官兵打得狼狽逃竄。
官兵雖然人多勢眾,但文官貪財、帝王昏庸。
若是在逆境還好些,如果官兵一路順風順水,皇帝對臣子的猜忌就不可避免了。
以前老皇帝在位的時候就是如此,現在同樣不可避免。
史昭義原本以為這一仗要把官兵逐出北地,卻沒想到曹聰在湧泉關吃了敗仗。
更讓他想不通的是,那支烏合之眾在湧泉關外駐紮。
他們既沒有乘勝追擊的樣子,也沒有見好就收的念頭。
那支義軍堵在湧泉關不走,他們到底想幹什麼。
湧泉關掐住了燕軍南下的路,只有攻破湧泉關,燕軍才能確保後路的安全。
否則,幾千人卡在燕軍背後,必然釀成大禍。
史昭義捏了捏皺成一團的眉心:“曹聰現在如何了?”
副將把最近的訊息報了上來。
官兵還在潰敗。
有小股的官兵試圖抵抗,但是被燕軍打得血流遍地。
大河以北的官府無法面對第三次投降,已經開始逃亡。
史昭義顯然並不在意這些小事。
他的關注還在湧泉關。
直覺告訴史昭義,那邊的官兵才是最難纏的。
“傳我的命令,告訴曹聰將軍等待我的援軍,一定要把那幾千人吃掉。”
傳令兵不敢耽擱,紛紛上馬匆匆而去。
烏雲一般的燕軍,就要壓過來了……
喜歡劍歌行請大家收藏:()劍歌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