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著北方緩慢行軍,程海回頭看著那六千多人,不停的搖頭嘆息。
六千人,幾乎全是步卒,騎兵只有少量的八百人不到。..
這些臨時徵召的義軍也沒什麼陣型,亂哄哄的在那裡走著,隊伍裡還夾雜著車輛和騾馬。
唯一讓人感到滿意的是,州牧大人在物資方面還是非常豪爽的。
目前的糧草還夠二十多天的使用,每個士兵也都有自己的武器和甲冑。
當然了,弓箭之類的就別想了,士兵們配備了長槍和腰刀,另外還有一些弩機。
因為義軍的身體沒那麼強悍,所以絕大多數人穿著輕甲和皮甲,勉強能抵擋一下近戰中的刀劍劈砍。
但如果燕軍騎兵衝過來用馬刀橫掃,這些輕型盔甲等於形同虛設。
這樣一支臨時拼湊的義軍,程海的評價是:狗屁不如。
上了戰場之後,這幫土包子肯定會潰不成軍。
明嶽不這麼看。
“義軍戰力雖低,但卻有一腔熱血……”明嶽肅然說道:“起碼在通州境內,他們是無敵勁旅。”
程海將信將疑。
出於對明嶽的崇敬和佩服,程海選擇了相信對方。
而洛雪的解釋反倒讓程海稍微明白了一點什麼。
“人有正氣,匯而成勢……”洛雪向程海說道:“六千人的正氣,就是最強的運勢……可惜,很多人會戰死的。”
程海轉頭又看了看那些義軍。
在義軍的臉上,帶著莫名的嚴肅感、使命感。
雖然這種略顯僵硬的莊重表情,讓程海覺得有些好笑,但也許真的能讓人成為捨生忘死的勇士。
大軍緩緩前進,宛如鐵流。
……
通州北面多山,對燕軍騎兵有著天然的阻隔作用。
燕軍沒有朝著這片山地推進,而居住在這裡的百姓也就沒有加入逃難的行列。
山裡的百姓,以採藥、制炭、狩獵、伐木等行當為生。
相對於普通百姓,這些山民善於使用弓、斧,民風頗為彪悍。
少年李榮的父親,是村裡的一名獵戶。
李榮雖然才十七歲的年紀,但已經在父親的指導下,練得一手百發百中的神箭。
這幾年戰亂不斷,李榮的家中不算富裕,所以一直沒有娶親。
好在村子裡還算平靜,不論是燕軍還是官兵,都沒有顧及這個比較偏僻的小村。
這個月,偏僻的小村陸續來了一些難民和逃兵。
逃難的人說,有大量的燕軍人殺了過來,鎮守定州的官兵一觸即潰。
說起定州之戰,那些潰敗下來計程車兵破口大罵:“本來衛老將軍帶著我們,已經準備北伐了,偏偏皇帝還下旨斥責他,說他畏戰不前,直接把老將軍撤職了。換上的新將軍什麼都不懂,什麼也不會,不到兩個時辰,就被人家燕軍打得落花流水。”
“太慘了!五萬大軍,被人家殺得幾乎全軍覆沒……我水性好,從一條小河裡逃了出來。”
“這仗根本沒法打,燕軍全是來去如風的騎兵,騎著馬撞過來,好幾個兄弟就被撞飛了!”
聽到難民們帶來的訊息,村裡的人陸續也開始了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