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厲的風聲襲來,一支弩炮打在井欄上,紛飛的木屑嚇得井欄上計程車兵紛紛蹲下。
由於巨大的衝擊力,整個井欄都晃了兩下。
但井欄本身自重三千斤,再加上好幾十個士兵站在上面,外面還蒙著鐵皮,還不至於被弩炮摧毀。
但史昭義看到,那支弩炮後面連著繩索。
史昭義只覺得眼前一黑,心裡無比焦躁。
在燕軍將領驚恐詫異的目光中,弩炮後面的繩索猛然拉緊。
井欄的上方被一個強大的力量拉扯,頓時開始搖晃傾斜。
站在井欄周圍計程車兵嚇得轉身就跑。
箭塔上一支支弩箭射出,將那些逃跑的燕軍從後面射倒。
至於高大的井欄,在原地晃了晃之後,轟然倒塌在地上。
猛烈的撞擊之下,井欄當場解體,無數木樁散落在原地。
井欄裡的數十名士兵摔得暈頭轉向,沒等他們爬起來,箭塔中的羽箭就射下來。
其他幾座井欄的遭遇,也跟這座井欄差不多,要麼摔進了陷阱,要麼被弩炮擊中,然後從側方位拉倒。
一時間,燕軍的隊伍亂成一團,攻城的兩千多士兵亂哄哄的往回跑。
到了這個時候,便體現出衛伯玉對史昭義“慈不掌兵”的輕蔑了。
因為愛惜士兵,所以史昭義沒有下令軍法隊處置逃兵。
兩千多士兵放羊似的逃了回來,將完好無損的撞城車給撂在那兒了。
軍官們氣得大聲叫罵,拿著皮鞭抽打逃兵,命令他們把撞城車搶回來。
幾臺撞城車總算被拖了回來,其中一臺比較靠近箭塔,已經無法奪回了。
史昭義氣得攥緊劍柄,怒氣沖天的瞪著前方的箭塔。
過了好半天之後,史昭義憤憤說道:“回營!”
眾人雖然知道今天的攻城多半要受挫,但誰也沒想到,城牆的毛都沒摸到,燕軍這邊就損失了不少人手。
負責指揮進攻的幾個校尉被叫到了帥帳之中,史昭義讓他們談談攻城的遭遇。
校尉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大聲訴說著:
“箭塔附近有不少陷坑,大型攻城器械會掉下去!”
“敵方的弩炮很強,但似乎箭矢不多,所以很少發射。”
“敵方的弓箭很多,密密麻麻好像不需要補給。”
有個校尉的提醒,引起了史昭義的重視。
這個校尉帶著自己手下的撞城車,唯一靠近了箭塔。
在同袍慌亂之際,校尉還帶著手下砸了幾下箭塔。
那個校尉鬱悶的說道:“殿下,撞城車恐怕不會起什麼作用,包鐵的撞錘砸了二十多下,在牆壁上留下了一個巴掌大的坑,而且還是淺淺的坑。”
史昭義傻住了,他喃喃說道:“那不是比石塊還硬?”
校尉點點頭:“肯定比石塊還硬,大概只比鋼鐵稍微好些。”
帥帳裡一片罵孃的聲音……
史昭義愁眉不展的問道:“各位將軍,現在該如何是好?”
燕軍的將領們倒也經驗豐富,很快有人建議,不如掘壕而進,挖到箭塔的牆角之後再展開攻擊,便可以避免被四面八方的箭塔圍攻。
還有人建議仗著人多勢眾,壘起一座座土山,步步推進過去。
如果人力足夠的話,乾脆把土山修的比箭塔還高,讓那幫該死的官兵也嚐嚐弓箭的厲害。
燕軍有二十多萬大軍,即便是使用最笨拙的填土戰法,也能取得勝利。
當天晚上,燕軍士兵就蜂擁而出,乘著夜色開始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