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下巴上刻意留了些鬍鬚,看起來比以前更有威嚴。
在皇帝身邊,幾個大臣正在你一言我一語地向皇帝稟告著什麼。
明嶽的耳朵聰敏,距離尚遠的時候就開始傾聽。
大臣們稟告的,是關於長安重建的各種大小事務。
新帝登基之後,便在明嶽的幫助下驅逐了帝都內的叛軍,並奪回了潼關,算是將帝都一帶的情況穩定下來。看書溂
為了保持皇帝的威嚴,李擴放棄了逃往蜀中的計劃,試圖在帝都重現皇朝的繁華。
現實是殘酷的——帝都別說是恢復往日的繁盛,就連養活城裡越來越多的人,都變得非常的困難。
李擴努力征調各地的糧食運到長安來,但明嶽從書信中得知,事情並不順利。
蜀中的勢力盤根錯節,其中有不少人是趙林甫的門生和親信。
趙林甫死後,蜀中人心惶惶,再加上蜀道艱難,一時間糧草很難從天府之國運出。
至於其他的地方,要麼貧瘠,要麼偏僻,要麼對新帝頒下的命令陰奉陽違,要麼藉口現在青黃不接、糧食緊缺,短期之內也不會有大批的糧食運過來。
而新帝登基之後,要用錢糧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看到明嶽朝著御書房走來,大臣們不約而同地閉了嘴,臉上的表情都很複雜。
馬巍驛之變,朝中的老臣死傷大半。
如今被新帝提拔起來的幾位親信大臣,以前的品位都不算高。
這些大臣知道皇帝有一位格外敬重的老師,但卻沒想到明嶽那麼年輕。
大臣們甚至覺得,這個走向御書房的少年,不是傳說中的帝師。
皇帝臉上由衷的喜悅,打翻了大家的猜測。
李擴站了起來,他快步走到門口,熱淚盈眶的說道:“先生總算回來了!”
明嶽看了看皇帝憔悴的臉色,感慨的說道:“陛下辛苦了!”
李擴抹著眼角的淚花,連聲說著“不辛苦”。
大臣們的表情異常古怪。
明嶽和李擴的對話,倒像是明嶽是上級,而李擴是下屬。
大臣們還注意到,君臣見面的時候,明嶽居然沒有向皇帝行跪拜禮。
雖然李擴抓著明嶽的胳膊,但在大臣們看來,明嶽居然沒有任何禮節,實在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這絕不是為臣之道……
但皇帝似乎沒有覺得任何不妥,他讓太監給明嶽看座、上茶,這才尷尬的發現,其他的大臣還是站著的。
年輕的皇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連忙讓太監給大臣們搬來凳子、茶几,讓大臣們喝茶休息。
幾位大臣斜眼看著明嶽,心裡盤算著如何掏掏這小子的底。
如果能讓這黃口小兒在陛下面前出醜,那就最妙不過了。
然而明嶽一句話就震驚了御書房內的所有人。
端著茶杯的明嶽輕聲說道:“陛下,我找到糧食了……”
喜歡劍歌行請大家收藏:()劍歌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