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士兵不敢再發射羽箭,改成了長槍手列陣向前。
皇朝士兵的制式長槍有一丈八尺長,軍中和民間稱之為“丈八槍矛”。
這些槍矛有人體身高的兩倍半,以桐州優質的棗木作為原料,然後經過油浸、日曬、纏繞等好幾道工序。
這種長槍不但結實,而且韌性十足。
臨戰之時,士兵以長槍列陣,隔著兩丈遠就能刺殺敵人,是拒馬、陣戰的利器。
在明嶽面前,幾百名士兵層層疊疊的站在一起,長槍像是密密麻麻的金屬森林,朝著明嶽這邊緩緩壓了過來。
明嶽面無表情的抬手,兩支飛劍破空而出。
干將和莫邪,這世間最鋒利的武器之一。
兩支利劍在人群中穿行,所到之處,一片血雨腥風。
長劍穿透人體,造成的傷害比羽箭大得多。
擠在一起的叛軍長槍兵根本無處可躲,大量的鮮血噴湧出來,灑落在范陽城外的曠野上。
叛軍將領頭皮發麻的聽著那此起彼伏的慘叫聲,竟是嚇得手腳冰涼,連正常的命令都無法說出口了。
事實上也不需要他說什麼了。
人類對於未知事物的恐懼都是一樣的,叛軍士兵也不例外。
當飛劍的凌厲穿刺超出了叛軍士兵的心理極限,長槍兵在陣亡了一百多人之後,槍陣土崩瓦解。
驚慌失措的叛軍士兵們發出恐懼的叫聲,朝著四面八方逃散。
在侍衛簇擁下的李擴又驚又喜。
李擴雖然知道明嶽的武道修為高深,但也沒想到明嶽的修為竟到了這種境界。
兩個回合下來,就有四五百名叛軍士兵傷亡,另外還有數百名叛軍士兵逃散。
短短時間之內,正當面的那支叛軍就損傷過半。
趁著叛軍一片混亂之際,杜安國與其他侍衛保護太子迅速撤離。
周圍到處逃散的叛軍士兵極好地幫助了李擴的逃走……
暗夜之中,隆隆的馬蹄聲響起。
負責執行軍法的披甲銳卒騎著高頭大馬猛衝過來,毫不留情的斬殺著那些逃散的叛軍士兵。
鋒利的長刀和弓弩之下,叛軍士兵們紛紛倒在地上。
看著這一幕,李擴的身心俱寒。
李擴終於明白,為什麼每次自己躊躇滿志、嚮往沙場的時候,明嶽總是意興闌珊。
明嶽總是會拿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等等的陳詞濫調,來搪塞李擴對於戰爭的嚮往。
而此時,李擴才真正明白,這就是戰爭。
殘酷的、血腥的戰爭。
在鋼刀和羽箭之下,一條條生命滾倒在地,然後無奈的死去。
那些執行軍法的披甲銳卒可不管什麼同袍之誼,只要看到沒有站在旗幟旁邊的逃兵,就上去一刀砍死。
慘叫聲和求饒聲在黑暗中此起彼伏,讓李擴感到自己宛如身在地獄。
明嶽朝著李擴的方向看了一眼,確認李擴依然無法逃出重圍。
叛軍雖然有短暫的混亂,但軍法嚴明的范陽軍很快控制住了局勢。
那些逃散計程車兵要麼被殺,要麼狼狽不堪的回到軍陣中,等待著叛軍將領新的命令。
喜歡劍歌行請大家收藏:()劍歌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