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一幕,杜牧之自然也明白了李擴的身份。
杜牧之跪倒在地,向李擴行跪拜禮。
微雨之後的地面有些溼潤泥濘,李擴連忙將杜牧之扶了起來。
“牧之的詩才是有的,但我還得問問你其他的事情,”李擴開門見山的說道:“如果天下大亂,安旭山起兵攻打冀州,該如何應對?”
這個問題很兇很殘暴,但杜牧之毫不猶豫的說道:“敵軍勢大,需要堅壁清野,在冀州城固守待援。”
顯然,這個問題杜牧之早就思考過了,所以才答得這麼快。
但這種固守待援的被動打法,對於飛揚跳脫的李擴來說,並不十分滿意。
李擴又為問道:“如果安旭山兵分兩路,從范陽與河東出兵,兩面夾擊、四面包圍,切斷冀州與洛州等地的聯絡,你該如何應對?”
杜牧之平靜的說道:“依然只有固守待援而已。”
“怎麼可能守得住?!”李擴惱火的說道:“我知道冀州城很堅固,但是敵軍圍住了四面攻打,你又能守住多久?”
杜牧之沉聲說道:“囤積糧草,廣募民壯,堵死四方城門,日夜輪班值守城牆,不出意外,可固守三個月。三個月內,朝廷援兵若能到,必能大破賊軍。”
李擴嘿嘿一笑:“那如果三個月之後朝廷援兵依然沒到呢?投降還是突圍?”
杜牧之肅然說道:“即便朝廷援兵未至,依然要堅守城池,范陽軍驍勇善戰,朝廷只有利用人力和物力的優勢,消磨,分化,必能戰而勝之……至於守在冀州的忠臣義士,最後唯死節而已。”
這句話,不禁讓李擴對這個書生刮目相看。
明嶽在一邊輕聲說道:“冀州是四戰之地,范陽軍又訓練有素,如果出城野戰,冀州軍必敗,只有呆在城中固守,才能成為范陽軍面前的一顆釘子,不但能牽制敵軍的動向,必要的時候也能調集一支精兵襲擾敵後。”
說著,明嶽鄭重提醒李擴:“這一切做起來並不複雜,關鍵是,冀州的文官不能貪財,武將不能怕死。”
李擴盯著杜牧之的眼睛:“牧之,你是不是個怕死的人?”
“在下當然怕死……”杜牧之肅然說道:“但若是為國盡忠,牧之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三天後,太子李擴下令,任命杜牧之為新任冀州刺史,並將相關的任命文書發往長安城的吏部,著令吏部官員辦理。
太子奉命監國,對於三品以下官員可以直接任免。
但這是太子第一次任命二品的刺史。
一時間,各地州縣的官員陷入了複雜的情緒之中。
有人驚歎於杜牧之的一步登天。
有人嘲諷太子李擴的膽大妄為。
有人警惕秦輝的死,覺得太子是在排除異己。
更多的人是在猜測,不知道朝廷會如何回覆太子對杜牧之的任命。
如果皇帝陛下非常不給面子的駁回了冀州刺史的任命,那太子可就真是顏面掃地了。
各地州縣緊張的等待著朝廷的回覆。
喜歡劍歌行請大家收藏:()劍歌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