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明嶽堅定的眼神,李擴撓了撓頭說道:“如果你們贏了,那我答應你們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你們輸了,那先生得給我出個計策,讓李執那個混蛋別再派殺手來騷擾我。”
明嶽微笑著點頭同意。
雖然明嶽的表情很淡定,但李擴根本不相信他的話。
皇朝自開國以來,每年科舉從沒有出現過明嶽和洛雪說的那種情況。
原因很簡單,狀元、榜眼、探花,這是每年科舉的前三甲。
如果連前三甲都沒有,那今年的科舉豈不是要成為大笑話?
……
雖然不相信明嶽和洛雪,但李擴還是親自去見了一下左相趙林甫。
趙林甫,是太子李擴的親信。
趙林甫最早只是個皇子李擴身邊的一個“諭德”。
所謂“諭德”,就是拿著聖賢書,經常讀給皇子聽的小吏。
二十年前,李擴稱為太子之後,趙林甫得到太子李擴的引薦,被授予御史中丞的職務。
後來,趙林甫歷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
太子掌握日常政務之後,趙林甫又被提升為左丞相、禮部尚書,可謂權傾朝野。
李擴找到趙林甫之後,開始仔細詢問趙林甫此次科舉的事情。
“殿下放心,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趙林甫胸有成竹的說道:“如今各地賢才齊聚長安,必定能為朝廷帶來大量的可用之才。”
李擴滿意的點點頭。
離開左丞相府,李擴想起洛雪的卦辭,不禁啞然失笑。
“嘿嘿,這兩個傢伙可真敢胡言亂語!”太子的嘴角露出一絲嘲諷:“光是前三甲就要定出三個人,他們竟敢說什麼‘三人不行、大道不興’,呵呵,待科舉結果出來之後,我一定要好好取笑明嶽一番。”
……
時間一點點過去,而科舉也確實是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前來應試的人很多。
有善於弓箭射術的,可以百步穿楊、轅門射戟。
有精於丹青筆墨的,可以畫出惟妙惟肖的人像。
也有武藝精熟的,一人單挑七八個士兵。
李擴穿上便服,去了科舉的會試場,覺得非常滿意。
不管怎麼看,李擴都覺得明嶽和洛雪輸定了。
李擴在太子府耐心等待了幾天,然後去找趙林甫詢問。
科舉,雖然是李擴負責,但具體事務還是趙林甫的禮部在管著。
太子親自來詢問科舉的程序,趙林甫雖然貴為左宰相,但也不敢絲毫怠慢。
趙林甫恭敬的向太子李擴磕頭行禮,然後肅然問道:“殿下,請問您打算詢問些什麼?”
“林甫,你趕緊起來吧!”太子李擴迫不及待的問道:“趕緊告訴我,這次的科舉,朝廷錄用了多少英才?”
聽著太子那興致勃勃的詢問,趙林甫臉色異常沮喪。
“臣有罪!”趙林甫重新跪在地上再次磕頭:“啟奏殿下,這次科舉會試,竟無人及第……”
“什麼?!”太子李擴驚訝得目瞪口呆:“居然真的無人及第?!這怎麼可能?”
趙林甫被太子忽然拔高的聲音嚇了一跳,他苦著臉不停磕頭謝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