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三日,來俊臣每天都去,可是每天都失望而歸。
狄府,客廳。
臘月時光,閒來無事,狄仁傑坐在客廳裡似乎在想著什麼事。
只見嶽朗和羽兒走了進來,上前行禮道:“狄伯父,這段時間住在貴府,多有打擾,如今王將軍的家眷已經救出來了,我想我們也該告辭了!”
狄仁傑聽罷,不禁好奇的問道:“二位賢侄想要到哪裡去呢?”
嶽朗答道:“我們是江湖中人,自然應該浪跡江湖!”
狄仁傑聽了,笑著問道:“哦?那你且跟我說說何謂江湖?”
嶽朗想了一下,答道:“浪跡漂泊,打打殺殺便是江湖!”
狄仁傑還是微笑著,語重心長的說道:“何謂江湖?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有恩怨的地方便是江湖,打打殺殺是江湖,朝廷亦是江湖,天下是江湖,神都亦是江湖。江湖即人心,只要你心裡有恩怨,你便身在江湖,如果你只是個普通的農夫,那把你置於何地,也不在江湖。何需你去尋找江湖,江湖便是你想擺脫也擺脫不了的相隨!你們兩個傻孩子,我還看不出來嗎?你們是在我這府上住的時間長了,不好意思了,你們且放寬了心,把這裡當成自己家,一切不必見外,如果再要客氣,便是不認我這伯父了,還有半個月便要元旦了,這時節你們又能去哪兒呢,今年便在我府上過年,秦家奪劍大會要等到明年上元節後,到時候你們要走,我不會攔的,若能居有定所,誰願浪跡天涯,賢侄,你說是嗎?”
嶽朗聽罷,原來心思早被狄仁傑看穿了,說道:“只是我二人身份特殊,怕會連累到伯父。”
狄仁傑依舊笑著說道:“我若是怕事,就不是狄仁傑了,你們放寬心住著便是,哦,對了,你二人最近無事,一定也悶壞了吧,來這麼久了也沒在神都好好逛了逛,正好要元旦了,就讓管家狄福帶你們去逛逛,順便把年貨置辦回來。”說罷,便把狄福叫了過來。
二人也不在爭執,便跟著狄福上街去了。
皇宮,長生殿。
來俊臣跪倒在門口已經足足有一個時辰了,此時,殿門緩緩開啟,張易之從裡面走出來,說道:“聖上讓你進去!”
來俊臣彷彿看到了希望,兩眼都有點發光了,連滾帶爬的進去,跪倒在地上,行禮後說道:“稟陛下,臣奉命調查神都縱火行刺案,今已取得重大突破,經臣的嚴加審訊,刺客供出幕後主使,乃是梁王武三思!”說罷,抬起頭,看著武則天。
只聽武則天嘆了口氣,說道:“俊臣啊,朕這轉眼就七十三了,人生不知道還有幾個春秋,人老了,心也累了,便即盼著元旦,又害怕這元旦,這過一個歲便少一個歲,朕深知愛卿忠心耿耿,又盡職盡責,可是,朕就盼著吧,能過個好年,現在宮裡已經開始張羅準備了,朕看著心裡甚是愉悅,有什麼事,咱們過了節再說,好嗎?”說完,眼睛直直的看著來俊臣。
來俊臣聽罷,連忙說道:“陛下龍體安康,神采飛揚,定可再風光千秋萬載!可是,這事關重大,陛下……”
武則天聽了,打斷了他,說道:“你這是不答應朕,不想讓朕過好這個年,是嗎?”
來俊臣連忙叩頭,答道:“臣萬萬不敢!”
武則天看罷,說道:“不敢便好,你先回去吧,有什麼事,等明年過了上元節再說罷。”
“諾!”來俊臣答道,心有不甘的退了出來。
洛陽,太平公主別院,雅園。
廳裡的燈火很亮,把客廳裡照的有如白晝。桌子上擺滿了玉盤珍饈,邊上擺著瓊漿玉液。桌子的當中坐著一個女人,大約三十來歲的光景,穿著雍容華貴,長相雖只屬於中上,但是眉宇間卻透著跟武則天相似的一絲霸氣,在她的左右兩邊各坐著一個俊美的男子,正是五郎張易之和六郎張昌宗,而此女子,正是武則天的小女兒,太平公主,雖然此時的太平公主已經出嫁過兩次,但依舊無法收斂自己那顆放蕩的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只見太平公主醉眼迷離,左手摟著張易之,右手摟著張昌宗,笑著說道:“你們兩個小壞蛋,還知道來看我啊,都快把我想死了,當初把你們送與母后,我便是萬般不捨,但是為了大事,只能委屈兩位冤家了。”
張易之一手抱著太平公主,一手撫摸著她的頭髮,說道:“來俊臣已經查出了神都縱火行刺案的幕後主使就是武三思了,皇帝想把此事壓下去,看來沒那麼容易。”
太平公主聽了這話,哈哈大笑起來,說道:“武三思這個笨蛋,成不了什麼大事,真是作繭自縛,且讓他自生自滅吧,我們靜觀其變就好了!”說罷,雙頰微紅的看著張易之和張昌宗,說道:“二位冤家,這麼長時間不見你們,我都想瘋了,你們看怎麼辦吧!”
聽了此話,張昌宗站起身來,一把抱起太平公主,朝床邊走去。
皇宮正南門,應天門外。
武三思正從門口出來,看見張易之和張昌宗正策馬從外面趕回來,連忙上去行禮道:“二張大人,今日這是忙什麼去了?”
張易之看了一眼武三思,說道:“出宮辦了點事!”
武三思又說道:“二位大人這是要回迎仙院吧,我送送二位大人。”說罷,便走上前去,拉著兩匹馬的韁繩,在前面牽馬帶路。
六郎張昌宗看罷,說道:“怎敢勞煩梁王親自牽馬?”
武三思回頭笑著說道:“無妨無妨,能為兩位大人牽馬,榮幸之至!”
二人見狀,也不在拒絕,任憑武三思在前面牽著馬,向迎仙院走去。
喜歡武唐俠義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唐俠義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