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航現在手頭上的恩賜點數,已經累積得非常多了。
每月固定收入,已經積累下來了三年多了,加起來也是一股相當不錯的數字。
到現在,顧航的每月固定收入數字,是五十萬。
艱難爬坡中,對比過去其實增長不算多的。
主要是目前吃下來的世界中,大部分都有三重大debuff。
其一,是名不正言不順,這些地方只能算是在平叛過程中的軍事佔領區,可不是就從屬於聯盟了。
其二,實際的控制力也不太行,聯盟政府雖然已經介入,並且開啟了聯盟體制的改革,但還處於改革的初期,控制力委實不算強。
其三,這些地方地表上的動亂,也還遠遠沒有終止,無非就是亂的嚴重差別。
這些世界,目前在經濟上,給聯盟帶不來太多的助力。體現在顧航的系統上,就是它們能夠給顧航帶來的恩賜點數相當有限。甚至,很多亂得不了,裡面失能蟲群數量龐大,人口銳減,社會動亂的戰後世界,不僅給不了加成,反而是在扣恩賜點的。
但總的來說,畢竟增長了這麼多的世界納入控制中,加加減減的,頂著debuff,也漲了十萬的每月收入。
可雖然這些新增的世界現在不大行,可在顧航看來,只要有足夠的土地,足夠的人口,並且這些人口也不算是低階人口。很多星球,在戰前都能夠算得上是文明世界、工業世界,人口素質是有一定底子的。
只要解決動亂,撫平戰爭的傷痕,聯盟體制改革能跟上,那麼這些世界就很快能夠從拖累、負擔,轉變成正收益。
而且,在聯盟的技術幫扶之下,他們不僅是能夠恢復到原先的樣子,並且還有挺大的發展潛力,可以變得更加富有。
若非如此,顧航怎麼敢承諾萬億帝國稅呢?
而等到社會穩定性恢復、生產力恢復、經濟恢復之後,這些星球對於顧航的每月固定收入也會迅速變成正面。
就算是當下,每月五十萬的累積下來,在這三年半里,總計也有兩千萬出頭樣子。
其實已經不是小數目了。
不過,兩千萬的恩賜點數,基本沒有留下來。
每個月到手,他就會花掉。
用處那就多了。
大體就分成兩塊:人和生產力。
前者,用於補充部隊,乃至於更進一步擴軍。
戰爭規模如此之龐大,聯盟也始終在贏贏贏,可是勝利怎會沒有代價呢?海軍一艘艦船的毀滅,哪怕只是最為便宜的巡邏艦,那也是上千人完蛋;一艘護衛艦就是上萬人;掉一艘巨腹運兵船,就是千萬人的損失……
陸戰方面,戰爭烈度一上來,按照聯盟規制的兩百萬人的集團軍,說幾天打報銷就打報銷;用於地面戰鬥應對一個區域的總戰況的集團軍群,兩千萬人的總規模,打起來耗費大了,那說被打殘就打殘。
自從開戰以來,聯盟犧牲在戰場上的各路總兵力,加起來已經超過兩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