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姆及利亞的蟲獸戰爭,是一場讓整個宙域都感到恐懼的巨大威脅。但在聯盟的遠征先鋒軍到來,並態度堅決的、以不小的犧牲,打贏了七號出口戰役,成功保衛住了鋼焰之爐後,他們又發現,這場災難似乎又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艱難,至少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聯盟的軍隊,在太史臣的帶領下,就是以救世主的姿態到來的。他們並不會計較那麼多的利益得失,在戰場上,往往就是站定在最艱苦卓絕的第一線,堵住了最大的漏洞,直到解除了危機之後,才會放手,將防線交給本土組織起來的部隊,來進行防禦。
沒有把他們的部隊,當成消耗品、炮灰,丟到第一線先去打,這一點很博好感。
——儘管,太史臣其實沒考慮這個。他只是單純的從軍事角度想的,把關鍵戰役交給那些本土部隊,搞不好就給我惹出什麼麻煩來,最後還是得我兜底,不如一開始就把問題給搞定。
他在歐姆及利亞星域周邊的五個星域,總共奮戰了九個月。整個不破防線,也終於宣告建設成功。
十一個歐姆及利亞星域向外界的出口,全部被封堵住。星界隧道靠近外界這一側的十一個世界,都已經在人類的控制之中,這極大的遏制住了綠皮獸人的外溢。
當然,這個所謂‘堵住’,按理說並不完全。畢竟,如果在海軍方面,不能勝過對手,並且星界隧道的遷躍點又無法被完全鎖住,那麼敵人就可以繞過這個難啃的星球,去襲擊其他的地方。
但是在對抗綠皮和蟲群的時候,這個問題不算太大。這兩個種族,也不是完全的沒腦子,但在戰略上,它們確實是非常少會選擇跳過眼前的目標襲擊他處。碰到難題了,不像是人類內戰或者是應對混沌叛徒時,還會突然透過星界隧道,遷躍其他地方。綠皮和蟲群,往往就是會選擇硬啃。
而另一方面,聯盟也拿出來了一項新的技術。
【宙間封鎖】。
這是顧航在過去幾十年間,抽出來的少有的幾個相當好用的技術之一。其之產物,是能夠製造出來一個直徑大約900米左右的巨大裝置,作用是被安置了該裝置的世界,周邊範圍一光年半徑內所有藉助亞空間的航行手段,都會被壓制。
當亞空間航行被壓制之後,被影響的幾乎是現在所有的星際航行方式。
古老的亞空間航行不能用了,意味著混沌入侵將會變得艱難;星界隧道本質上也是在藉助亞空間進行航行的方式,只不過更加安全,當亞空間航行被禁了之後,也用不了。綠皮的航行,蟲族的航行,也都是在利用亞空間的。
當然了,也有常規航行的方式可以利用。但是,在常規的亞光速航行之下,三光年的距離,那可太遠了,得跑上好久,動不動就奔著十年去了。
這麼長的路程時間,在戰爭之中,是很難接受的。而且,跑出去之後,陌生區域的宇宙天文條件是不確定的,想要找個遷躍點那可不簡單,搞不好就迷航了。
亞空間中迷航很危險,現實宇宙難道就是什麼特別安全的地方?在荒蕪的宇宙之中迷航,一樣好不到哪裡去。
把宙間封鎖往星球上一擺,基本就宣告進來的艦隊,別想出去了。進攻方唯一的選擇,就是進行地面進攻,把宙間封鎖設施給炸了,才算完事。
這個裝置的造價不菲,幾乎頂得上一艘巡洋艦。但比起戰略價值來說,它的價值是相當高的。
在抽出來這項科技之後,顧航迫不及待的就下令,在龍鷹星域快速的建造出了生產線。
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三條生產線,分別落在了不同的世界上,成品也有超過二十個了。
其主要是被髮往了北線戰場,用於在一些重點防守的要塞世界安置,阻斷從猩紅瘢痕之中不斷冒出來的敵人,對防線不斷的騷擾和襲擊。
它起到的作用很大,貿然闖進來的混沌大敵,一下就傻眼了。他們不得不頂著要塞世界完備的防禦,硬衝地面,結果當然是一頭撞在石頭上,磕了個頭破血流。
然後,他們要麼在進攻要塞世界的過程中全軍覆沒,要麼就在進攻不成之後,灰溜溜的跑路,用常規航行的方式,離開被宙間封鎖籠罩的區域,再去尋找新的遷躍點,逃脫出來。
總之,日子是不好過的。
就算是偶爾會有要塞世界被強行攻破的事情發生,但是敵人要為此付出的代價,往往是很大的。並且,人類軍隊也可以憑藉要塞世界,頂住很長的時間。在宙間封鎖裝置被摧毀之後,通常過不了多久,人類的支援軍隊也就到來了。
有了宙間封鎖這一大殺器之後,北線的防禦整體都穩定了很多。
而在北線的戰況穩定了之後,宙間封鎖器的產能稍微有了一些富裕,就往西線、南線也配發了一些。
在歐姆及利亞戰役上,這玩意兒能夠起到很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