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利霍維奇那裡的多個反制預案,可以動用了。
楊世偉貪贓枉法、內幕交易的情報,本身就是他們在過去好幾年間調查而來的訊息,是組合拳中的一招。
而在這個基礎上,年輕人弄來的那份楊世偉作為帝國代表簽字的備忘錄,就是個意外驚喜,在隨後的反制手段中,將會發揮一些作用來。
顧航的命令,明確下達給了聯盟外交部。
這部分的工作,將由薩利霍維奇來領銜負責。
但執行方肯定不只是外交部。
聯盟這個蓄勢待發的機器,整個都轟隆隆的開動了起來。
從行政部門、到經濟部門、到軍事部門、到法務部門、到情報部門,該行動的,全面都要行動。
不過,事情從執行,到發酵,到引爆,再到最後的結果反饋,中間都需要時間來沉澱。具體的執行人既然已經確定下來了,這件事情顧航也就沒有親自再盯著,等彙報即可。
當下,他最先要親身處理的,是又一次的聯盟政府工作報告大會。
這個基本每年都會開,顧航也當然都要出席。
有些年景的大會,重要性一般,有些年的大會則很重要。
其中首推就是要說十五年前,顧航從神聖泰拉帶著簽訂完畢的《聯盟計劃》回來的時候。
那場會議報告,基本確定了聯盟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而到如今,也是個非常重大的時間節點。
一方面,是接連的發展計劃都成功實現了,藉由帝國中央拖欠聯盟的戰爭費用完全被抵扣完畢,聯盟最重要的一段發展時期已經結束,是時候回望一下這十五年間的總體發展狀況到底如何。
另一方面,也是聯盟觀察到了整個帝國政壇的變化,聯盟接下來的外部政治環境,正在惡化。到了目前這個時間節點上,就很像是走到了十字路口上,縱使聯盟,也非常需要一次關鍵性的整體會議,來統一思路,確定路線,搞明白未來應該怎麼做。
在這場會議的前半部分,還是以政府報告為主。
帝國當下掌握的聯盟的情報,確實是‘正確’的。
聯盟的年生產總值,確實達到了五十萬億。
他們也正是因為這項資料,所以才有那份資料錯漏百出的檔案,向聯盟提出了每年五萬億的稅額。
但是,之所以這個‘正確’二字,要被打上引號,那是因為五十萬億這個數字,只是神聖泰拉的情報部門估算的幾個數字之一,並且是最高的一個。
主流被認可的數字,是三十萬億到三十五萬億之間。
這已經是相當高的一個數字了,幾乎是同體量宙域的三倍左右。
帝國方面仍舊維持著一些常識帶來的慣性。
他們想不到有什麼辦法,能夠讓一個十二萬億人口的龐大經濟體,保持十五年的超高速增長,生產總值翻上五倍。
那就是一件挑戰常識的事情。
實際上,三十萬億,都已經很挑戰了。
他們一直認為,聯盟厲害的地方,主要是在於他們高效的政治體制,所帶來的在徵收稅務上,有著出色的效率。
也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帝國中央才制定出來了楊世偉後面提到的那個他真正想要執行的數字,也就是2.5萬億稅幣。
在帝國中央看來,這已經是給聯盟讓了5000億的價值了,沒有確切的按照帝國稅10%的稅率徵收。再結合起來聯盟出色的稅務徵收效率和體制優勢,聯盟應該收入還是會很多才對。這已經充分考慮到了聯盟實力強大,以及考慮到了對顧航這位高領主的尊重,顧航和他的聯盟,應當要對此感恩戴德才對。
這就是雙方在認知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