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兩輪、將所有的導彈全都發射出去之後的兩艘黑魚,任務已經完成了。
打擊效果非常良好,而且彈藥全部都打完了,那也就完全沒有再繼續留下來的必要。航母的牽引系統開始發揮作用,兩艘黑魚以常規艦船絕不可能的起步速度,開始撤離。
只需要一小會兒,它們就能被拉走。
不過,在完成撤離之前,又有一艘黑魚,遭到了擊毀。
最後,成功撤回去的黑魚,就只有一艘。
犧牲是值得的。
拿兩艘黑魚,外加船上千把號人,去交換一艘戰列艦,那是絕對划算的。
那艘報應級被摧毀之後,阿方佐二世的面前,就門戶大開了。
下一個目標,就是它。
又有幾個擋在前面的護衛艦被清除之後,這艘阿方佐教派最強大的戰爭方舟,就再也沒有任何保護。
它所能夠憑靠的,僅只有自己厚重的裝甲。
但光裝甲,又怎麼夠呢?
一艘戰艦,在太空海戰之中生存,靠的是四個減少傷害的法子:機動規避,火力攔截,虛空盾/能量護盾、裝甲。
缺一個,艦船的生存能力就會大幅度下降。
而現在,阿方佐二世直接少了三個。
因為艦船裡英靈的襲擊;因為解決掉杜波之後,將靈能力量幾乎籠蓋了整個艦船,在瘋狂的進行屠殺的神經原蟲,阿方佐二世上的機動規避和火力攔截能力,大面積的癱瘓了。畢竟,這兩項要發揮作用,是需要人去操控的。人都被殺沒了,或者控制室、指揮中樞被摧毀了,那還怎麼運作?
虛空盾也被顧航給手撕了。
光剩下一個裝甲,再厚也不頂用。
在前面那艘報應級戰列艦被摧毀之後,根本沒有多久的時間,阿方佐二世也在不間斷的火力之下,被炸成了無數碎片。
再下一個目標,就是阿方佐艦隊之中唯一的那一艘諸葛級航母。
將其搞定之後,又是下個目標,一艘龍蛇級戰巡。
打到這個地步,阿方佐艦隊整個就呈現了個崩盤的趨勢。
截止到此刻,旗艦‘阿方佐二世’戰爭方舟、一艘航母、一艘戰列艦、兩艘戰巡,算下來一共五艘主力鉅艦遭到了摧毀。
而聯盟為此付出的代價,到現在為止主要都是各種中小型船隻。作為大型船隻的月級巡洋艦,也掉了六艘;真正的鉅艦,倒是也有一艘戰巡,也就是科羅嘉號遭到摧毀。
這肯定是重大的損失了,尤其是科羅嘉號的毀滅,對於一共就只有八艘鉅艦的聯盟而言,非常疼痛。
隨著這些艦船一起,有至少百萬船員、海軍陸戰隊,一同喪生。
這就是艦隊決戰。
上到了這種規模,雙方又一定要分出個勝負,打個你死我活,那就是這樣。
更別說,聯盟在艦隊實力上,起碼比阿方佐艦隊低一個檔次。純靠著顧航、靠著星際戰士跳幫,才把戰局扭轉成現在這個樣子。
可就算是扭轉了,損失仍舊不可避免。
甚至這還不是終點。
決戰可還沒有結束呢,尤其是顧航還下達了命令,要求艦隊整體往前壓。
當雙方之間的距離更進一步的減少,火力的命中率會隨之上升,透過機動規避火力打擊的難度也會上升,海戰的整體激烈程度,就會更進一步的上升。
當然,在有顧航的情況下,聯盟艦隊在整個過程中會獲得更大的優勢。
畢竟,聯盟艦隊的整個戰術,本質上就是以發揮顧航強大的靈能力量為核心的。他撕裂敵人重要戰艦的虛空盾的行動,就像是一個標誌,艦隊隨後協同集火,將會直接有效的將敵人最主要的戰力給摧毀掉。
顧航已經做好了承擔更大損傷的準備,比如再掉一兩艘戰巡,甚至‘鷹馬號’或者‘浴火新星號’之中會出現一艘被摧毀的情況。
他決心一定要將阿方佐艦隊在這裡給徹底殲滅掉。
而在對面的阿方佐艦隊,顯然也感受到了顧航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