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塗裝的‘怒梟號’,以越河VII那顆燦爛的恆星為背景,緩緩劃過虛空。
一片片高速漂流的太空垃圾,被逐漸充能迴歸正常顏色的虛空盾推開;低速的那些,則被被偶爾放一炮的火力給摧毀,炸成飛灰;再小一些又慢速的垃圾,那就無所謂什麼,直接從身上撞過去,也無非是在裝甲上留下些許劃痕而已。
這些太空垃圾,都是‘怒梟號’帶著它的小弟們,在過去五個小時裡製造出來的。
它們原先,屬於一艘又一艘太空艦船,是皇女星域的一顆顆明珠。
而如今,五個小時後,全都化成了太空垃圾。
‘怒梟號’穿行在這些垃圾裡,聖盃級那修長、好看、甚至有些優雅滋味的身姿,被數十艘各級別的小型戰船簇擁著,顯得耀武揚威,好像在巡視自己的戰果一般。
這也確實是一場迅速而富有成果的突擊戰。
怒梟號是顏方詡帶來的。他們先於主力大部隊,抵達孟河星域北部,與珀博夫率領的、在當地苦苦抵擋怒焰南下攻勢的部隊合流。
珀博夫是前線指揮官,顏方詡是聯盟陸軍最高階的將領,此次出擊也被顧航賦予了很高的許可權。他們二人有權利審時度勢,自行決定怎麼打一仗。
而在經過了對處於戰火之中的多個星區的情況分析,他們迅速制定了一個以海軍為主的計劃。
兩個陸軍出身的將軍,當然沒法自己就制定一套完整的海軍作戰方略。他們二人現在的身份也並不僅僅限於陸軍了。雖然軍銜方面,一個陸軍上將,另一個是陸軍高階上將,但他們是以陸軍將領的身份,統帥一片戰區的。同片戰區之下的海軍將領,需要聽從他們的命令。
這跟帝國的規矩很不一樣。在帝國內,星界軍與帝國海軍,是涇渭分明的兩個系統。兩者之間沒有任何的從屬關係,甚至有時候帝國海軍還會拒絕搭載星界軍作戰,以至於星界軍要想點別的辦法搞船,把部隊投送到戰場上去。
就算是合作比較好的情況下,兩者之間也僅僅只是合作而已。
既然是合作,那麼就沒有什麼下達的命令必須完成之類的說法。能幫一手就幫,不樂意幫,對方也沒有什麼辦法,只能去打嘴仗,但不解決問題。
哪怕有時候帝國會派出一位高階將領,或者身份特殊者,來作為統攬全域性的負責人,戰區司令,然而這位司令員能否很好的捏合名義上屬於其麾下的星界軍和帝國海軍,那就看其個人的水平和關係深厚程度了。
畢竟,這種臨時的從屬,不長久,甚至強制力度都很存疑。
但這些問題,在聯盟是不存在的。
聯盟就是有明確的上下級關係。大到一片戰區,定好了戰區負責人,甭管是出身海軍還是陸軍,該區域內調撥到其麾下的參戰部隊,就是要無條件聽從命令。違反命令的,一律軍法處置。
政委盯著呢。
小到一處臨時的戰場,戰區司令指定了負責人,那就由負責人來統轄;沒有指定的,雙方商量著來,商量不妥當,那就各自往上彙報,上面總有個負責人或者戰區司令的。
此處的戰區司令,之前是珀博夫,顏方詡來了之後就是他。兩人一致決定的戰略,聯盟海軍當然就得執行。
當然,也並不是說兩個陸軍將領說打,就急匆匆的衝上去。具體的行動目標,司令部的參謀之中有海軍專業的軍官,他們會來制定。
目標制定之後,海軍本身的各艦長與參謀們,會按照戰區司令部的目標,來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並再上報。
行動計劃由司令部批准,就可以執行了。
這是一整套完整的流程。
當然,在戰爭之中,意外總是頻繁發生的。這種流程,也並不一定在每一個時刻都能走完。緊急情況下,還是要隨機應變。
至於當下,那自然不是什麼緊急情況。
流程走完,怒梟號的艦長,一位海軍少將,在評估了狀況之後,參與制定了計劃,並親自執行。
‘怒梟號’帶著三艘巡洋艦,二十九艘各級中小型艦船,伴隨一支運輸艦隊出發。
他們偽裝成了運輸艦的一員,並佯裝星語資訊暴露。
在穿過越河VII的星界隧道的時候,敵人上鉤了。
幾艘皇女的驅逐艦,以為逮到了獵物,撲了上來。
然後,他們就驚恐的看到了‘怒梟號’那修長優美的身姿。
亡魂大冒的皇女艦船,掉頭就跑。
但魚兒已經上鉤的情況下,首次上陣的怒梟號,可一點都不願意放棄獵物。
換成普通的戰列艦,還真不一定能逮住一心想跑的敵人。
但具有高速特性的聖盃級戰列巡洋艦,顯然不屬於笨拙的行列。
迅猛的追逐,精準的炮火,超規格的火炮對於中小型艦船的致命殺傷力……
這些特點結合在一起,就意味著對敵人的屠殺。
5門‘末日’光矛、5門忠嗣之怒,接力開火,就已經將那幾艘叛軍驅逐艦打得紅光閃爍,能量盾迅速過載;X級規格的‘天罰’光矛,更是一發命中就能夠即刻毀滅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