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鎮上曹小楊如往常一樣早早開了鋪子。
只是,生意明顯不是他預期的那樣。眼看著媳婦騎著腳踏車到瀕臨倒閉的紡織廠上班去的身影,曹小揚心裡真不是個滋味。
開這鋪子,曹小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一來,自己已經成家立業;二來年紀閱歷都夠。
起初生意風風火火的,讓他得意了一陣子。可沒多久,這條街上就一連開了五六家跟自己搶生意的。
不過,對於行業性的競爭,曹小揚早就預料到了。現在什麼生意好做,只要有錢賺,就會有人一股腦的跟風。然後同行競爭,降低質量,壓低價格。最後大家都關門大吉。
曹小楊在市場上磨練了很多年,對這個狀況他早就做好了準備。在別人還沒動手之前,就採取了“會員制”的方式招攬客戶。而且他更多的是關注為這鎮上的餐飲客戶提供修理電器的服務。
比如誰家的空調壞了,就是半夜來敲門,曹小揚也立刻上門去給人家修理。然後回來細致的做好記錄,對他的客戶,生意不忙的時候,他還會主動上門去溜達,看看人家的生意怎麼樣。
仍就拿修空調這事來說,客戶一天營業時間多長,估計半年還是一年後該加“氟”這種事情他都一一做好記錄,到時候主動上門去給人家服務。
至於冰箱,曹小揚不但保修,保換零件。甚至開展了回收的工作。
其實很多飯館隨著生意越做越好,淘汰的裝置並不都是破舊不能用的。只是因為規模擴大,當初的冰箱容量不夠。曹小楊抓住了這個機會,收回來的舊冰箱經他的保養,再賣給新開店的客戶。價格非常低,但利潤卻有保證。
看著自己的老公,生意走上正軌。韓二狗子的妹妹回村子的時候都覺得自己臉上有光,雖然自己的丈夫還沒開上汽車,但誰敢說曹小揚在藥王谷,不算個人物。
可是,好景不長。雖然過了跟風這關,曹小揚也積累的一些穩定的客戶,可是新的情況完全不在他的預料之中。
首先,家電原本算是一件物件,幾千塊錢的東西。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價格一下子就便宜到不能再便宜的地步。
一臺質量非常好的空調,也不過一千塊錢。要人花幾百塊錢修理費,不說人家嫌麻煩,跟買個新的也沒差多少錢。
再來,賣電器的商家也提供了以舊換新的服務。但是,根據曹小楊的觀察,舊的電器回收後,基本都報廢了,當廢品處理。
有些其實只用不到一年的電器,回去直接賣給了廢品站。
要是按曹小楊的路子,這些冰箱最少還能用五六年,曹小揚要是繼續回購,那他現在的鋪子裡,得有上萬臺冰箱擺在那裡。
而且這些東西,人家買去畢竟不是為了壞了來修的啊。曹小揚自己也不想幹那缺德的事情,每次給人家維修,都用質量較好的零件,經他修理的電器至少半年不會再出問題。
這麼一來二去,這生意越來越淡。
雖然自己的客戶對自己的手藝非常認可,可是沒有東西壞是不會有人想起你來的。有時候一連兩三天,一個大件的生意也沒用,饒得曹小揚算是有生意經驗的,也慌了神了。
每天核算這不多的一點流水,雖然還有進項,不過他知道後面等著他的是什麼。就是熬到最後,跟風的全部關張了,自己的生意其實也做不大。這些怎麼能跟自己媳婦說呢。
為了拓展生意,曹小揚跟幾個朋友搞起了給外地人提供旅遊向導的營生。
就是那種提供各種裝置、食品、住宿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