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和周榮一樣,都是麒麟閣開國十二名將的後人,雖無大才,但勝在於兵部就職右侍郎多年,起碼不會拖後腿。
而且眼下的情況。
也只有大量任用落魄勳貴,才能夠更好穩定天下士人之心。
大盛,還是那個大盛。
“回稟殿下!”
朱明早就估算完畢,侃侃而談道:“如今叛軍表面上看起來佔據二十餘州,聲勢浩大,但行事倉促,絕大部分地方都根基不穩,還需要留下兵馬鎮壓。
“最後能調撥出來和我軍決戰的兵力,斷然不會超過三十萬。
“微臣覺得,大概會是二十萬到二十五萬之間。”
“都聽到了嗎?!”
秦王掃視著殿內的文武百官,聲音鏗鏘地鼓舞著士氣:“叛逆不過區區二十萬人,而我朝廷呢?足足有兵甲百萬!
“二十萬對一百萬!
“優勢在哪一方,還用本王多說嗎?!”
文武百官心中嘀咕。
是啊。
那可是足足一百萬人。
在座的各位。
恐怕沒有人見到過這麼多人集中在一起的樣子。
“一百萬人!”
秦王強調道:“諸位知不知道這是什麼概念?
“就算是僅僅把我大軍手裡的馬鞭丟入到淝水當中,都能夠像是大壩一樣把江水截斷!
“投鞭斷流!
“所以,你們有什麼可怕的!
“此次大戰!
“本王將親自掛帥,前往前線壓陣!
“爾等文武百官,統統相隨!”
百官相隨!
聽聞此言。
大殿內的官員們為之一震。
“殿下?!”
吏部尚書尹鳴春怔怔地問道:“我、我等文官也要去?”
“是啊。”
戶部尚書田光附和道:“殿下,我等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就算偶爾有人習武,也不過是煉血境界,去前線恐怕起不到任何作用吧?”
“誰說沒有用!”
秦王義正辭嚴地說道:“江山飄搖,朝廷危難之際,正是爾等袞袞諸公為朝廷盡忠之時,就算是死,也要死在京城之外!
“只有‘百官守國門,皇族死社稷’,才能激發出前線將士們的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