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看著世子,憂愁地說道:“罷了,確實是本宮讓你去的。”
當初的攜民渡江。
從兵家上來講其實不算什麼,畢竟當時蠻族的主力都在安定府,連個將軍都派不過去,所以在大多數人看來不過是冒險的行徑罷了。
誰能想得到,一個鄉野走出來的村夫,能有如今的成就?
“父王!”
曹樊控告道:“當初選鋒的時候,兒臣和他打紅過眼,後來在明州戰事中,沙將軍也只是不同意他的策略,起過爭執而已,他就……此人陰險毒辣,兒臣只怕將來……”
崔從義也跟著說道:“殿下,沙將軍離開之前,確實說過,陳三石可能會公報私仇,當時他還跟範將軍提出要求換個人過去。”
“行了。”
太子打斷道:“本宮知道了。”
“殿下。”
黑衣僧人說道:“如果貧僧所料不錯的話,接下來玄甲軍也會被安排到紫薇山,三千玄甲雖然沒有武聖和玄象,但多少也是股力量。”
“……”
太子一隻手捏著茶盞:“老姚,有可能把他拉攏過來嗎?”
“可能性不大。”
黑衣僧人分析道:“此人是陛下一手提攜的,嚴良的兒子也一直跟在他手底下,再加上還有孫象宗這層關係在……當然,如果能拉攏的話還是儘量拉攏,就算拉攏不成,此良才也儘量不要傷了,事成之後,他自然也還是殿下的臣子。”
“父王!”
曹樊懇求道:“陳三石他……”
“你是世子,他豈敢?”
太子爺嘆息道:“罷了,崔從義,接下來你和曹樊一起行動吧,還有那位張癩子的事情,也一併交給你們去處理,記住,冤家宜解不宜結,在這個關鍵時刻,不要去惹任何麻煩!”
……
崑崙山。
“陛下!”
大太監黃鴻呈來戰報:“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呀!”
“呵呵~三千破十萬。”
隆慶皇帝親自瀏覽完畢,眼神中的情緒已然不是單單的震驚和喜悅,其中,也包含著忌憚:“黃鴻啊,你說說,換成孫象宗指揮,能做到這一步嗎?”
“只怕也做不到。”
黃鴻低著頭說道:“那可是十萬人吶,更為關鍵的是,陳將軍手底下的三千人馬,才磨合不足兩個月,這一場大戰下來,傷亡不過三五百人。”
“這麼說,他比孫象宗還要強?”
老皇帝嘴角勾著意味不明的淡淡弧度:“朕的大好江山,還真是人才輩出。”
“奴婢以為,主要還是天書。”
黃鴻徐徐道:“上面的陣法在他們手裡,可肯在京城裡練出來的效果不一樣啊,誒喲,奴婢多嘴……”
隆慶皇帝冷哼:“朕就知道,房青雲他們藏著東西,隨他們去吧,朕也不是什麼心胸狹隘之人,只要是能對我大盛朝有用的,就都是功臣。
“不管怎麼說,這次收復三州,光復太廟,也是天大的喜事,,
“黃鴻,叫司禮監擬旨吧。
“還有禮部也要著手開始準備。
“紫薇山封禪祭祖,京城內的文武百官,還有著這幾次戰事的功臣,全部都要去太湖府等著。
“朕,也要親下東南。”
……
太湖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