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石最直接的感受,是看書時能夠輕鬆理解內容,並且融會貫通記在腦子裡。
“對我習武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
“就是進階要求,怎麼漲這麼多?”
“而且僅靠這本書帶給我的提升,越來越慢了,看樣子要多讀不同的書才行。”
“箭術也是一樣的。”
“重弓只有軍隊才有。”
“參軍入伍,勢在必行!”
合上書,他也沉沉睡去。
……
次日。
太陽照常升起。
陳三石拎著臘肉和糧食進城。
“縣城戒嚴了?”
他遠遠就看見城門口有披甲士卒挨個盤查進進出出的行人,打聽才知道,先前刺殺蠻族縣令的武者不僅沒抓到,反而潛伏回來,殺了城南雲鶴武館的館主。
“狠人啊!”
陳三石感慨。
搜身盤問過後,他順利來到集市,找到老徐頭。
“既然你想清楚了,就跟我來吧。”
老徐頭兒倒也沒客氣,收下東西后牽出一輛驢車,帶他出城:“我帶你去找我兒子。”
大盛軍戶,是世襲制。
假如你父親是軍戶,那麼你家祖祖輩輩都是軍戶。
父親幹完兒子接班,即便沒有兒子,也會從族內找其他男丁補充,以此來維持軍隊數量。
按照老徐頭兒的說法,軍戶戶籍是有數的,放在鼎盛時期很少會招收外人,如今想招人,卻很難招得到了。
建國初期那會兒,軍戶待遇很不錯,按家裡人口發糧餉,免費習武,冬天還發冬衣,生活水平普遍在中農以上。
可慢慢的,一切就都變味了。
軍田數量不知怎麼就越來越少,士卒們的勞役越來越重。
老徐頭兒說他剛參軍那會情況最嚴重。
很多軍戶僅靠糧餉吃不起飯,不得不去給附近的鄉紳、武館當佃農,更有甚者幾乎淪為家奴。
走投無路之下,很多軍戶乾脆逃跑。
有段時間整個涼州衛,逃跑人數達到誇張的一半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