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轉變
那些都是買的成品,看著也都是珍品了,但是到底也比不上那些玻璃器具給人的震撼。
那些得了冊子的人,身份都不一般,那些國公勳貴都有,肯定是見過更好的。
所以說這些差不多就是添頭,就是為了搭配的。
只是也都弄了跟李承乾寫的那些一樣的格式,也叫人畫了圖,還特意測量過準確的資料,按照李承乾的那些文字,寫了差不多的話來。
弄得倒是挺精細的。
“這些東西大哥倒是真捨得!這可都是珍寶!這是神仙才配使用的吧?如此晶瑩剔透,不含雜質!這是天下至純至淨之物凝結而成的吧?”
“這些都不是金銀可以衡量的,就這樣讓人用金銀爭奪,總覺得有些玷汙了珍寶。”
李恪有些可惜的感嘆。
“不過這也是大哥為了百姓的心。大哥真是心懷百姓,慈悲心腸。大唐有大哥在,以後定然能夠使得天下安定,百姓富足。”
李恪誇李承乾誇得是真心實意的。
李承乾聽了卻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想當初,他就算是拿出了曲轅犁,更多的也不是為了百姓,而是為了籌備出更多的軍糧,也是為了應付李二。
如今他對於那些百姓卻挺有了更真實的感受。
在親眼看到了那些難民之後,他便對此有了新的觸動。
那些存在於別人口中的人物,活生生的出現在自己的面前的時候,給人的感觸是不一樣的。
若只是聽說,或許李承乾也並不會多麼上心。
他或許是做了一些對那些難民還算是有好處的事情,但是當時更多的是因為李二問到了他,他不得不答的。
就算是施粥賑濟難民,也有自己的私心。
但是現在他真的親眼看到了那些難民,那樣瘦弱的身體,還要盡力做事,來讓自己活下去。
他心中就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這些人是活生生的,每一個都是鮮活的生命!
而不是隻存在於別人的口中,只存在於他的想象之中。
當聽到哪裡受了災的時候,李承乾其實倒沒有太大的感觸。
他知道李二在位時期,每年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災情。
可以說是多災多難了。
但是李二都處理得很不錯。
當時網上還有一種說法,說是要是換個別的皇帝雨大這種狀況,都不知道亡國多少次了!但是李二卻是成功的讓大唐一直髮展下去,逐漸強盛。
所以李二這個皇帝是真的做得很到位的。
能力也十分出眾。
在親眼看到那些遭遇了災難之後的難民們以後,李承乾對災難就有了不太一樣的想法。
因為紙上寫的字,永遠沒有親眼看到那麼叫人震撼,讓人印象深刻,讓人有清晰的認識。
災難,是真的會帶來死亡的。
現在李承乾對於百姓、民生,倒是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所以聽了李恪的話,李承乾倒是有些覺得愧不敢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