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一個太子,天天想著的不是怎麼學習,怎麼豐富自身,怎麼為百姓做事,卻總想著讓出太子之位,是怎麼回事?
李二覺得,這小子就是欠收拾!
難道太子之位,就這麼不值錢?
居然被人這麼嫌棄?
李承乾不知道李二心裡在想什麼,他只是在發愁。
也不知道李恪究竟是試驗了多少了,這要是再多一些的話,他可就真的沒有什麼好寫的了!
雖然很多辦法,都是他告訴李恪的,李恪有時候也會跟他說一說這些工匠的進度。
但是李承乾卻不知道,李恪究竟要帶著這些大臣看多少。
“這就是一小堵牆,是水泥混合了沙石,然後再一起堆出來的。用一些木板攔住,就可以將之定型。等到凝固之後,便可以立在這裡,輕易不會倒塌。”
李恪對於李承乾提到過的一些想法,都十分重視。
所以他便讓這些工匠一一試驗出來。
事實證明,李承乾都不是信口開河,都是有可行性的,花些心思的話,都能夠成功。
而且,李承乾還提到過,可以將水泥混合沙石之後,先凝固呈四四方方的小塊,然後再一一堆疊起來,再用水泥填補空隙,就可以想要修建多高多寬,就修建多高多寬了。
而且,這樣還可以控制每一塊水泥磚的大小一樣,對於寬度、高度、厚度,都能夠輕易把控了。
當然,這個的話,就會耗時一點。
需要製作個模具來,保證每一塊水泥磚是一樣的大小。
等待水泥磚的凝固,也需要時間。
而後還需要一塊塊的砌。
但是這樣砌出來的牆,卻肯定要比什麼茅草、泥土,或者是米湯舂出來的牆,要堅固牢靠得多。
不僅可以用在建房屋上,說不定還可以用來建城牆。
只要有水泥,其實要修建城牆,那幾乎是轉眼間的事情!
而且,這東西,光是看成品是猜不出需要什麼原料的。
即便是被敵人看到了,他們也不用擔心那些人互參透其中的奧妙。
畢竟這麼多年,天下間聰明人無數,卻也沒有人能夠發現。
李恪覺得,這或許,能夠讓他們大唐,修建出比長城還要堅固的城牆來!
這可是能夠青史留名的!
“這邊就是一個小小的水泥放屋了。雖然小了點兒,但是承重卻是米有問題的。而且,要比一些木屋要好。能夠在裡面燒火。”
李恪一指旁邊矮小的房屋。
房屋只是修建了四面牆,留出了一個大門的位置,頂上也是用水泥封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