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很快就安靜下來,秦王戀戀不捨地移開手,終於想起正事,“該出去用早膳了。”
顧清漪一臉躊躇,“是否不太方便?”
外邊都是秦王的部下和幕僚,讓他們看到她這副模樣豈不是丟人現眼?然而秦王渾然不覺她的抗拒,還寬慰她,“都是自己人,王妃不必見外。”
顧清漪:“……”其實她一點也不見外的。
不管她怎麼不願意,秦王已經牽著她的手往外走,就在兩人出現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看過來,顧清漪毫不意外地在他們臉上看到愕然之色,頓時有種挖個坑把自己埋下去的衝動。
他們肯定不會相信她的妝容是秦王的手筆。
秦王帶著顧清漪在首席坐下,注意到手下正隱晦地打量著自家王妃,他也不生氣,甚至還帶著點得意和炫耀的口吻說道,“書房沒有丫鬟伺候,本王替王妃梳妝,耽擱了些時間。”
眾人的眼珠子差點沒脫眶而出,原以為是王妃娘娘不懂梳妝,原來是王爺的手筆,難怪這副寒磣模樣……等等,王妃長什麼樣不重要,重要的不該是王爺替王妃梳妝這回事嗎?王爺這副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他和王妃感情融洽的架勢,看來對王妃的感情不一般吶。
接下來發生的事更是讓他們確定了心中猜測,因為秦王居然親自伺候王妃用膳!他們何曾見過自家王爺這般殷勤備至的模樣,紛紛露出夢遊般的神色。
顧清漪頭一次感受到如芒在背、坐立不安的感覺,她的心再大,在一屋子人的注視下也束手束腳起來,她敢想要說些什麼,偏偏秦王夾了一塊水晶蝦餃送進她嘴裡,“嚐嚐蝦餃合不合口味。”
秦王動作從容自如,絲毫不覺得伺候顧清漪用膳有什麼不對的。
顧清漪囫圇地吃下蝦餃,紅著臉說道,“王爺,您和諸位先生一齊用些膳食吧。”
是的,偌大的書房內只有顧清漪一個人在用膳,她臊得臉皮都撐不住了。秦王根本不覺得讓人看著用膳有什麼不對,“不用,我們已經用過早膳了。”
其他人也紛紛對王妃的體恤表示感謝,惹得顧清漪臉更紅了,要是知道外頭有這麼一群人等著,她就算是再困也要提醒自己早些醒來的,真真是羞死人了。
秦王后知後覺地察覺到顧清漪的羞赧,不動聲色地說道,“王妃懷孕後精神漸短,若有雜事儘管吩咐下人去辦,不可費心操勞。”
子嗣乃大事,秦王的嫡子更是意義非凡,察覺到眾人臉上多了慎重之色,顧清漪總算鬆了口氣,至少不會讓秦王部下誤會她是輕浮之人了。
漫長的早膳終於用完,顧清漪迫不及待地說道,“王爺既與先生們有事商討,我就不打擾你們了。”
秦王這下倒是沒反對,把她送回暖閣,又給她尋了一本雜書打發時間後,才繼續與幕僚將領們商討未完的話題。
顧清漪聽力敏銳,外邊也沒有遮掩的意思,她還是能聽到他們大嗓門的討論,再過不久她也瞭解到昨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昨夜王爺遭了刺客,除了兩個頭目逃走,其他人死的死,卻還是留了不少活口,經過一夜的嚴加拷問,多少問出不少東西。
聽完侍衛的審問彙報後,眾幕僚紛紛獻計,秦王採用其中一位幕僚建議,把刺客供詞都上達天聽,讓皇帝處置——前兒個逛夜市被刺,留下的刺客都是死屍,如今有了活口,證據就更足了。
“王爺,刺客當中有匈奴人,若是上達天聽,怕是會不了了之。”其中一名幕僚表示憂慮,不久前與匈奴一戰,國庫過度損耗,朝中大臣也多加反對戰事,與匈奴議和是大勢所趨,在這要緊關頭,昭明帝說不定會把此事壓下。
李世達雙眼一瞪,當即就憤憤道,“難道王爺的委屈就這麼白受了嗎?”
秦王府長史章明祉捋了捋鬍子,眼中閃過一抹銳芒,“李將軍稍安勿躁,與匈奴人一同行刺的另一撥刺客雖然沒有招供,但那位江姑娘卻透露了不少訊息,若是陛下知道太子與匈奴人勾結,必定會心生厭棄,最終獲利的還是咱們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