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謎案追兇 > 第三十二回 再遇奇案三十二

第三十二回 再遇奇案三十二

其實所謂的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們,並不一定是真正的掌權人。但是這些人不會是草包,更不會是沒有背景的軍人。相反來說能當上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的人,都是和歷代皇帝有千絲萬縷關系的功臣後人。他們本人就算沒有帶兵的大本事,但是提起他們前人的威望,也能鎮住一批人,特別是大明軍隊裡的軍人。

左軍都督主要責任是鎮守邊疆,也就是以前的三關主帥。這個職位不但重要而且很有權勢,不但手中有近十萬的精兵強將,而且監管邊關地方事務。如果說誰是歷代最令皇帝放心和重用的武將,那一定就是錦衣衛指揮使和左軍都督。錦衣衛是皇帝手中的利劍,也是歷代皇帝最信任“殺手鐧”。錦衣衛是一把皇帝手中的利劍的話,左軍都督就是皇帝最為放心的盾牌,為皇帝把守著北大門。

後軍都督一般是由錦衣衛指揮使兼任的,其實這個後軍都督是由皇帝本人兼任的。後軍都督所管轄的軍隊是大明最精銳的,也是人數最多的軍隊。保衛京城的禦林軍、拱衛皇城的禁衛軍,守衛皇宮的大|內禁軍,再加上隨時只聽從皇帝的神秘部隊錦衣衛,總數超過三十萬。其中還有一支就連錦衣衛都不太清楚的軍隊,那就是由內|宮太監親自指揮和領導的東廠黑衣箭隊。據說錦衣衛和黑衣箭隊是皇帝手裡最精銳的兩支軍隊,已經秘密地為皇帝辦了不少見不得光的事情。

中軍都督姓朱,但不是朱元璋的直系後人。他的姓是一個賜姓,也就是說他們的祖先是後改的姓。他們的祖先是明成祖朱棣時期赫赫有名的朱能,也就是朱棣的親信大將。朱能是孤兒,父母死於戰亂時期,從小被朱元璋的妻子也就是後來的馬秀英馬皇後收養。朱能和朱棣差不多大小,從小和朱棣在一起,也就是朱棣的貼身保鏢。朱棣年輕的時候,隨著父親朱元璋東徵西討,朱能也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於朱能年紀太輕,朱元璋並沒有太重視這個小夥子,只是賜姓為朱,算是他們朱家的家奴了。朱能後來一直跟隨朱棣,在靖難的時候,他和另外一個大將張本,一起輔佐朱棣起義。朱棣當上皇帝之後,朱能不願意當什麼大元帥,只要求幫朱棣鎮守南方。朱棣爺覺得朱能是一個知道進退的好人,所以賜下國公封號,並讓朱能以及他後人永遠擔任中軍都督,幫皇家把守鳳|陽和長江。

右軍都督府的大都督姓張,他的祖先是和朱能齊名的張本。不過後來的事情可比朱能家精彩多了,張家曾經一度成為大明第二家族。由於朱能主動承擔起鎮守南方的責任,張本也提出幫明成祖朱棣鎮守北疆的奏請。但是朱棣雖然已經基本平定江南,但是還有許多的問題。第一,他的侄子建文皇帝朱允炆沒有死。一旦朱允炆出來登高一呼的話,朱棣的皇帝寶座就不會太穩當。第二,各地的藩王動態不明,好像也不是太聽話。第三,軍隊經過這次戰亂之後,有點不穩定。第四,北方蒙古人一直蠢蠢欲動,時刻威脅著大明的安寧。建文帝和皇族的事情,外人插不上手,朱棣爺只有自己面對。軍隊和北方的安全就成為了朱棣左右手們最大的責任,朱能坐鎮鳳|陽,不但可以幫著朱棣鎮住各位藩王,而且可以控制住軍隊不穩情緒。張本就提議去北方,幫朱棣管住蒙古人。朱棣就把北方軍權交給了張本。但是朱棣留在南|京,北|京的皇宮幾乎沒有開工,所以朱棣需要一個大將幫他鎮守。張本就成為了這個最佳人選,成為了北方軍隊的實際負責人。

在一定的時期裡“南朱北張”,是大明軍隊兩大勢力人物。張家不但有張本這個出名先人,而且還有一個牛人張輔。張本為明成祖朱棣鎮守北方,也不過是一個國公而已,可是他的兒子張輔就比他風光多了。張輔是張本的二兒子,從小在張本身邊長大,看見的、聽見的都是部隊的事情。張本死後張家兩個小子因軍功升為將軍,張家大兒子繼承了張本的國公地位,張輔也當上了一個侯爺。可是張輔後來居上,在邊關屢立戰功,殺得蒙|古人提起張輔就嚇得發抖。張輔在朱棣晚年,成為了朱棣最得力的幹將,為朱棣四處平亂。明成祖朱棣雖然對家人有點狠,但是也是一個重用人才的人,封張輔為國公,並讓張輔擔任後軍都督。

這時候張家可牛了,左軍都督是張家老大,後軍都督是張家老二,兩個張家的親兄弟幾乎控制了大明近一半的軍隊。張家最風光的是土木堡戰役之前,最顯赫的時候張家有兩個國公五個侯爺,十多個勳爵,張家幾乎可以在大明橫著走。土木堡戰役之中張輔戰死了,張家在左軍都督府的勢力幾乎全部瓦解。由於正統皇帝被瓦剌人抓走了,景泰皇帝登基。這時候張家在京城的勢力反對景泰帝私下搶走他哥哥正統皇帝的皇帝寶座,而被景泰帝削權。直到正統皇帝放回來之後,在南宮重華宮忍辱偷生六年後複位,張家這才有了新的開始。不過這個時候張家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不但失去了對左軍都督府和後軍都督府的控制,而且連直系親屬都沒有幾個。他們主動要求幫皇帝鎮守海疆,從此他們張家出任右軍都督府的大都督,幫著皇帝把守山|東一帶。

說起前軍都督府的大都督,這個人的家世比朱能家的或者張本家的還要威風。在大明建國初期,文武官員之間的差距很大,不但不對等而且有很大的區別。這個區別不像後來的那樣,到秦泰時期,文官看不起武將,武將也不敢得罪文官。但是在開國初期的時候是文官不敢得罪武將,武將不把文官當同僚看。但是幾乎所有的武將都是有軍功在身的,相比之下文官就沒有什麼功勞了。除了丞相李善長治理後方有功之外,只有劉伯溫等少數幾個襄贊軍務有功之外,其他的文官幾乎沒有軍功。同一品級的文武官員就有了區別,文官不但地位比不上武將,而且明顯體力也不如武將。朱元璋又是一個窮苦人出身,看不起文人,更看不起沒有體質的男人,相對來說朱元璋喜歡個性耿直的武將。這樣一來導致武將處處壓著文官,文官對武將的粗魯行為敢怒不敢言。也只有李善長和劉伯溫等幾個少數幾個,敢管武將的事情。

當時武將之中鋒芒最健的就是大元帥徐達和大將常遇春。徐達和常遇春都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要是沒有他們的沖鋒陷陣,就不會有大明的江山,朱元璋也當不上開國皇帝。徐達是大元帥,統領全國的軍馬,指揮大小戰役無數,幾乎是不敗將軍。常遇春是先鋒官,勇往直前不會退縮,每一次打仗都是捨生忘死。開國之初朱元璋就封他們為國公,後來又封他們異姓王,徐達為中山王,常遇春為開山王。他們不但是朱元璋的好兄弟、好手下,也都是朱元璋的兒女親家。常遇春是一員猛將,也是一個心直口快地老實人。為了得到常遇春的全力支援,朱元璋早早的將常遇春的女兒許配給自己的大兒子朱標。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正式的冊立大兒子朱標為太子,常遇春就是太子妃的父親,就是將來皇帝的老丈人,未來再未來的皇帝的親外公。徐達的女兒也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這個兒子就是後來搶了自己侄子皇位的明成祖,也就是當時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

徐達也知道朱元璋表面上是對自己客客氣氣的,其實已經開始針對自己,所以徐達在私心和兄弟情義、君臣大道中,選擇了服從。為此朱元璋在徐達死後,不但沒有針對徐家,而且讓徐達的三個兒子當上了兩個國公一個侯爺。由於徐達從長期在軍隊掌權,所以在南|京軍隊裡徐家很有地位,徐家一直掌控著皇宮的安寧。

靖難戰役打響後,徐家內部發生了分歧,徐達的大兒子和二兒子認為要擁護建文帝,三兒子卻偏幫於姐夫朱棣。三兒子瞞住大哥、二哥出賣情報給姐夫朱棣,大兒子和二兒子卻在拼死抵抗。朱棣佔領南|京城之後,本來想殺了徐達的大兒子和二兒子的後人,可是被他的妻子徐皇後阻攔了。徐達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已經在抵抗朱棣大軍戰役之中前後戰死了,要是朱棣再殺了他們的後人的話,徐家就要斷後了。徐皇後為了孃家子侄,為了徐達這個有功之臣的後代,勸朱棣不要趕盡殺絕。朱棣也是為了盡快平定大家的不穩情緒,只好答應不殺徐家後人。徐家的後人也很爭氣,在朱棣表面上不理不睬,實際上暗中打壓下,依然成長起來。朱棣只好將前軍都督府的大都督職位還給徐家,但是實際上的兵權已經被朱棣拿走了一大半。所以說前軍都督府在五軍都督府之中力量最為薄弱。再加上這些年倭寇作亂,前軍都督府的精銳幾乎全部用光了。但是不管怎麼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前軍都督府的大都督,依然是江南最有實力的人。這就是秦泰要去找的一個重要人物,只要說服了這個大都督,還有太監們,秦泰就有了足夠的底氣和對方周旋。

最新小說: 天生中二病 如夢隨風渺然去 全職高手之未末此若 逆生行 綜影視炮灰黑蓮花逆襲攻略 天與暴君想要入贅 七零,穿成年代文中的極品親戚 寫作路人讀作萬人迷[快穿] 讀心後,瘋批暴君決定洗白 她漂亮又脆弱[快穿] 開局四零,手握星際商城帶飛祖國 撿到的小可憐是九尾狐妖 換嫁東宮,絕嗣太子輕點寵 易孕體質,七零長嫂兇又甜 覺醒異能穿末世,五個哥哥跪地痛哭 漫畫主角自救指南 開荒技術我最強,穿到星際放光芒 舔狗三十年,她攜千億家産回七零 死遁後才知,我是瘋批反派白月光 末日異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