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被路明珠發現的“海子”最珍貴,就是傳說中的“海子”之王“水火龍珠”。傳說這顆珠子戴在身上,可以水火不侵,是寶貝中的寶貝,超級大寶貝。這個秘密路明珠誰也不告訴,不是路明珠不相信大家,就是怕大家知道了無意之中說出去。給整個馬尾蕩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路明珠後來真的忍不住了,想去找一找這個“倭寇”。
當時一批倭寇來到了馬尾蕩,路明珠照例帶上孩子們躲進了密室,村子裡的婦女又遭到了倭寇們的淩辱。事後路明珠建議大家一齊動手,造一艘船送孩子們出去。要是安全的話,大家分批離開這個馬尾蕩。路明珠帶上一批不能孤立生活的孩子們,第一批坐船離開了馬尾蕩。臨走的時候,路明珠求媽祖娘娘保佑,並將那顆“水火龍珠”帶走了。由於“水火龍珠”的坐鎮,小船平安的離開馬尾蕩,繞道回到福|建其他地方。可是當時四處的災民,哪裡有人願意收留孩子。路明珠坐船去了南洋,在當地終於安排好了孩子們,留下一部分的“海子”作為將來他們的“生活費”。
一路上沒有打聽到那個好“倭寇”的下落。在回去的海路上,路明珠終於遇上了那個“倭寇”。原來這個“倭寇”不是永遠離開馬尾蕩,而是去尋找更多的“海子”,希望將來早點和路明珠成為一家人。路明珠帶著這個“倭寇”回到了馬尾蕩,他們的打算是送走所有的村民之後,兩人在媽祖娘娘像前結婚。永遠留在馬尾蕩,永遠在一起。
沒想到不久之後,馬尾蕩來了一群官兵,他們不顧大家的解釋,見人就殺。“倭寇”護送路明珠回到了娘娘廟之後,馬上回去救更多的婦女。路明珠回到娘娘廟之後,發現這個娘娘廟已經不安全了,就爬上媽祖娘娘像,摘下了“定風珠”,“避塵珠”鑲在媽祖娘娘像裡面,不好拿出來。之後將花瓶裡的所有的“海子”取出藏進密室裡。再將“倭寇”從倭寇本部搶來的財寶埋在娘娘廟外的空地裡。這時候路明珠看見了深受重傷的未婚夫,這個未婚夫告訴路明珠,村裡的婦女差不多都死光了。路明珠只好抱起自己的未婚夫躲進娘娘廟的密室裡。他們剛進密室不久,士兵們就殺到了娘娘廟。領隊的軍官命令手下殺進娘娘廟,但是士兵們都不敢帶武器進娘娘廟。
軍官只好親自搜查娘娘廟,沒有發現一個村民。但是發現了媽祖娘娘像上的珠簾和鳳冠,他出去向一個更大的官員彙報。那個始終沒有看見真面目的官員下令,取走媽祖娘娘像上的所有珍珠。路明珠隔著密室,聽見軍官管大官叫“胡總制”,大官管軍官叫“於將軍”。那個大官不但要所有計程車兵守口如瓶,更要將這個馬尾蕩燒的一幹二淨。未婚夫要死了,路明珠也不願意獨活。留下信件之後,囑咐後人三件事情。第一次事情,密室裡的“海子”是給媽祖娘娘做珍珠衫的,凡人不得見財起意。得到這批“海子”的人要為媽祖娘娘做一身珍珠衫,媽祖娘娘會保佑這個好人的。第二,將他們夫妻埋在一起。雖然他們不算是真正的夫妻,但是她希望和這個“好倭寇”永遠在一起。第三件事情,就是打聽原來馬尾蕩的孩子們的下落,最好照顧他們一點。作為回報,路明珠將娘娘廟外空地裡的寶藏作為酬勞送給後人。
展小小讀完這一切的時候,不光展小小,其他幾個人也唏噓不已。不得不對這個堅強的女性刮目相看。
“老酒鬼”師爺對秦泰說道:“大人。看來這件事情真的和江南總督胡宗憲有關。這個‘於將軍’可能就是俞大猷俞將軍。不然的話俞大猷不會知道這裡的事情。看來這裡的財物是被胡宗憲拿走了的。”
秦泰默默地關上密室,回到媽祖娘娘像前,恭恭敬敬地上了一炷香,對媽祖娘娘像說道:“本官秦泰代表大明官員和士兵請天後娘娘恕罪。秦泰在此發誓,一定還馬尾蕩百姓一個公道。嚴懲殺人兇手。並依照路明珠姑娘的遺命,為娘娘訂制一身珍珠衫。”
“老酒鬼”師爺叫上大家,凡是知道這個秘密的人,一起下跪發誓,絕對不說出這裡的秘密。不把這裡的發生的事情隨便說出去,並請媽祖娘娘保佑,早日完成使命。因為大家都是福|建人,都是信仰媽祖的,所以對媽祖發誓是可以相信的。
秦泰拿著大家離開馬尾蕩,在俞大猷軍中暗中查訪,得到一些有良知計程車兵的口供。證實了這件聳人聽聞“屠村事件”之後,並沒有馬上揭露出來。而是分兵幾路,第一路小靈子拿著幾個戚家軍的老兵去戚繼光部,通知戚繼光,要他盡快南下。一方面接手俞大猷的軍權,使福|建百姓早日脫離俞大猷部的騷擾。一方面會同“五峰船主”,合擊倭寇,爭取早日平息危害東南沿海的倭寇之亂。“老酒鬼”師爺去南|京城,透過譚綸的幫助,秘密抓捕胡宗憲的侍衛長李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逼問出胡宗憲去過福|建馬尾蕩的前後經過,還有那批珍珠的下落。
秦泰帶著展小小和“馬三刀”去會見“五峰船主”,希望兵不血刃的收服這批海盜。免去這麼多人的傷亡,也使大明海域得到早日安寧。這時候一場小規模對付秦泰的行動已經展開了。發起人就是俞大猷,他得知秦泰不但沒有上當,而且查到了自己的頭上的時候,就知道事情不妙了。馬上組織人手盯住秦泰,並隨時向俞大猷彙報。當俞大猷知道秦泰得到自己的犯罪證據之後,俞大猷的殺意已經産生了。俞大猷利用自己是福|建總兵的身份,暗自調動軍隊,企圖利用自己的親信部隊在路上合擊秦泰一行人。沒想到這個計劃被“五峰船主”的人知道了。“五峰船主”為了證明自己的誠意,派人阻擊了這批暗殺人員。雖然海盜人數少於俞大猷的親信,但是由於俞大猷的手下沒有見識過海盜的真正實力,幾乎是全殲了俞大猷部。幾個士兵還被海盜活捉給秦泰當見面禮。“五峰船主”和秦泰如期在約定地點見面,“五峰船主”本人對秦泰十分器重,說只要朝廷有秦泰這種官員在,他就願意投降上岸,不再當海盜。
戚繼光不愧是一個出色的軍人,馬上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馬上組織人手南下福|建,這是搶軍功的最好時機。秦泰作為文官不能夠隨便帶兵,“五峰船主”和誰合作的話,誰就是最大的受益人。要是俞大猷和“五峰船主”做成交易的話,自己的功勞就沒有了。要是自己搶到了這份交易,將來最大的軍功就是自己的了。得到戚繼光不日就要來福建得訊息,秦泰終於決定對俞大猷下手了。俞大猷參與了“馬尾蕩屠村事件”,又企圖劫殺朝廷官員秦泰,再加上俞大猷治下不嚴,慫恿士兵危害地方。這幾項罪名加在一起,秦泰就有權利拘押俞大猷,暫時免去俞大猷所有的職務的權利。秦泰手上雖然沒有兵,但是他有福|建的“民心”,又有證據在手,所以秦泰敢去闖俞大猷的軍營。秦泰的速度並不快,但是聲勢不小。一些百姓聽說來人是赫赫有名的秦泰,又要為百姓做主,抓捕罪大惡極的軍官俞大猷的時候,大家都來為秦泰助威。一些得到過秦泰幫助的百姓,更是自發組織成護衛隊,保護秦泰的安全。這時候展小小授意一些老兵,將俞大猷屠村的事情說了出來,並把俞大猷企圖暗殺秦泰的人證展現出來的,結果很明顯。俞大猷成為了福|建人人喊打的人,秦泰成為了正義的使者。跟隨秦泰前去俞大猷的百姓越來越多,超過兩萬人。
而此時的俞大猷軍營卻人心不安,一下立場不堅定的新兵已經準備隨時做“逃兵”。一些和俞大猷不和的軍官,也想著怎麼對付俞大猷。俞大猷的親信們也開始猶豫起來,越來越多的“敵人”,已經超出了大家的預料。俞大猷自己也沒有想到秦泰的號召力這麼大,秦泰真的敢直闖軍營。當俞大猷聽說戚繼光的軍隊已經來到福|建的時候,俞大猷才知道自己一點後路也沒有了。不要說俞大猷對付不了秦泰,就算能打敗福建這麼多的老百姓,也絕對不是訓練有素的戚家軍的對手。審時度勢後的俞大猷,作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自己帶著當年“屠村”計程車兵,向秦泰去自首。因為根據大明律法,自首罪減一等。再說他們不是主謀,最終命令是胡宗憲下的,他們最多不過是執行者和從犯而已。在沒有抓住主犯胡宗憲之前,秦泰不能隨便處置他們,也不能給他們定罪。這就是俞大猷的聰明之處,以為秦泰不敢對付胡宗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