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小小和仇小球經過打聽,基本知道了一些賈百順和盧錫安的事情,對他們也有所瞭解。賈百順因為剛到這裡不久,並沒有過分逼迫當地老百姓。所以老百姓對這個年紀偏大的知府老爺並沒有太多的印象,唯一的感覺就是這個賈百順有點消極怠工,平時不管事有事交給師爺盧錫安負責。而這個假小靈子盧錫安,不但是賈百順的師爺,更是這個知府衙門日常的實際管理人。老百姓比較多的聽過這個盧錫安,盧錫安雖然有點好吃也貪財,但是辦事的本事不小。剛來的時候衙門的人看不起這個年紀不大的小師爺,這也是每個衙門都有的事情。衙門的人不但對外人欺善怕惡,而且對自己人也一樣。盧錫安明知道衙門的人對自己陽奉陰違,但是並沒有直接發難。而是穩定局面,在熟悉了工作後,突然辦了幾個非常漂亮的案子。不但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而且在衙門樹立了自己的威信,這才私下對付之前針對自己的人。盧錫安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對付,他只對付幾個鬧事最兇的,還有衙門內部不團結的,利用這個機會鞏固自己的地位。老百姓可能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盧錫安的事情,但是居住在城裡的老百姓訊息比較靈通。剛好衙門的一個書辦臨時租住在這一片附近,書辦的一個老媽子知道不少主人家的事情,每次出來買菜就把各種衙門的新鮮訊息說給大家聽。
衙門的人不但訊息靈通而且眼睛都比較毒,他們看出盧錫安不但和老闆賈百順關繫好,而且是一個有真本事的人。盧錫安不但精通衙門運作的方式方法,而且對於偵辦案件十分在行。一些手法和辦事方式比一般的仵作老手還要專業,刑房和仵作都說自己不如這個師爺盧錫安。就因為盧錫安懂專業,知道衙門的運作方式,所以衙門的人想要矇混過關不容易。漸漸地大家開始接受這個事實,不但不敢針對盧錫安這個師爺,而且開始投靠盧錫安。賈百順是一個官場老油條了,他只要透過盧錫安控制好衙門局面,和附近的幾個同僚和平相處,不得罪自己的上官就可以了。衙門的一些官吏沒有資格和賈百順直接搞好關系,他們只好透過盧錫安向賈百順效忠了。
盧錫安除了貪吃和膽子比較大,對衙門的人並沒有趕盡殺絕。這個人不但有本事而且也知道一個人不可能管理好整個衙門。所以盧錫安在恩威並用的情況下,拉攏了一些沒有根基的官吏,讓他們向自己效忠的同時安排他們為自己辦事。盧錫安透過這些人官吏衙門,無時無刻地掌控著衙門的日常運作。這個住在秦泰附近的書辦就是盧錫安的一個手下,盧錫安之所以對他放心,就是因為這個人並沒有什麼後臺。要想在衙門混得好,只有依靠盧錫安這個師爺才可以。盧錫安作為一個讀書人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罵人,對老百姓也是比較和善的。所以附近的老百姓並不覺得這個師爺有什麼過分的,所以盧錫安在老百姓心目中印象一般。
就在展小小和仇小球打聽賈百順和盧錫安訊息的時候,秦泰也開始系統化地梳理整件事情起來。關於這個盧錫安的來歷,秦泰也是有所瞭解的。小靈子是韃子出身,又是秦泰家奴才身份,所以絕對不可能有機會出人頭地。不要說當官了,就是想在某一個衙門當一個官吏也很困難。秦泰不能因為小靈子因私廢公,所以一直以來沒有解決小靈子的身份問題。後來因為秦泰得罪了太多的人,所以更加不能為小靈子謀出路了。張居正當時比較直爽,所以提出讓小靈子離開秦泰一段時間,透過其他人為小靈子謀得出身後再回來幫秦泰做事。可是當時秦泰離不開小靈子,小靈子也不願意輕易離開秦泰,所以這件事情就擱在了那裡。當秦泰得知自己可能有危險後,決定讓小靈子離開自己。一來是保護小靈子,第二也是利用這個機會為小靈子的將來考慮,第三也是給小靈子一個獨立自主的機會,讓小靈子多多歷練自己。
當小靈子被秦泰推薦給段新高後,段新高起初並沒有把小靈子當做自己人。段新高雖然敬重秦泰,但是卻不看好小靈子。第一,小靈子年紀太輕,看上去並不穩重。第二,小靈子一副韃子模樣,讓人産生誤會。雖然段新高本人也是白族出身,但是因為蒙古人的緣故,段新高和一般的漢人一樣,有點針對北方少數民族的人。在絕大多數的漢人地盤裡面,大家都不看好小靈子這種韃子。第三,秦泰在信中提到想給小靈子謀一個出身的事情,希望段新高幫忙。這讓段新高以為秦泰也是一個任人唯親的人,所以更加不看好小靈子了。
可是不久之後段新高發現小靈子不但不是一個趨炎附勢的小人,而且是一個很有本事的小夥子。小靈子利用自己的特長,幫助段新高很快地破獲了好幾件懸而未決的案子。段新高開始對小靈子産生了興趣,小靈子也對段新高的提問是有問必答。段新高馬上發現這個小靈子不但有本事而且理論知識也十分豐富。段新高這才知道小靈子不是一個包袱而是一個寶藏,小靈子不但學會了秦泰的本事,而且也學會了一些老酒鬼師爺的本事,手上的功夫也有展小小展女俠的五六成本事。段新高這才把小靈子當做自己的心腹,小靈子成為了段新高身邊的一匹黑馬。
段新高也想好好培養這個小靈子,但是怎麼為小靈子安排一個合適的身份來歷呢?雖然當時已經有很多的例子,大家透過行賄受賄賣官鬻爵的事情不少了。但是作為清官的段新高沒有錢為小靈子買一個出身,正義的段新高也不可能知法犯法。這一點段新高不會做,秦泰也不會做,所以小靈子的出身成了一個大問題。還好段新高是一個朝廷名正言順的正七品知縣,有權利翻查相關的資訊。終於給段新高找到了一個比較靠譜的資訊,這為小靈子謀取一個良民出身創造了機會。
古代管“倒插門女婿”叫贅婿,不過老百姓並不用這麼文雅的說法,大家管贅婿為上門女婿。這種贅婿在古代社會地位十分低下,甚至於還不如一個得勢的奴才。所謂上門女婿,主要是指女方家中沒有男性繼承人,或者男性繼承人年紀偏小不能夠當家做主。這時候女方找一個身家清白的男人,嫁進女家成為上門女婿。這種婚姻不再繼承古代男尊女卑的傳統,女方的地位反而比男方高。無論是在家裡的社會地位也好,還是在處理財産和家業上也好,女方佔絕對的主動權。男方不但不允許休妻,而且還要擔心隨時被女方趕出家門。就連他們生下的孩子無論是男是女都要跟女方的姓。要是男方被女方趕出家門的話,將會是一無所有的流浪漢。這就是所謂的“倒插門”,文雅點的稱呼叫“招郎入贅”。
在大明還有一種特殊的贅婿,他們成為“倒插門”的理由更加可笑,不過仔細回想起來更加艱辛。大明的軍隊實行衛所制,也就是軍人職業化。每一個軍人一旦成為軍人後,他們終生將是職業軍人了。除了一些特殊情況下召集的廂軍,一旦戰事平定後就地解散外,這種職業軍人是固定不變的。不但他們一生是軍人了,就連他們的子孫後代也是軍人。衛所有自己的田産,可以養活他們的一家老小,而且不用向朝廷繳納任何的稅賦。所以衛所的軍人家庭又叫軍戶們的生活比起一般的老百姓要好一點點。不過作為軍戶也有他們自己的規矩和特點,第一他們需要接受軍事化管理。他們平時不光要管理好自己家的田地收成,還要定時參加訓練,保證地方上的安寧。第二他們需要做好隨時聽從調派,剿滅附近的亂民或者土匪是他們的本職工作。這些事情不但危險而且極有可能有死傷,所以大家誰也不願意自己攤上這種事情。第三他們一旦年紀大了或者死了致殘了,就需要有人接替他們繼續當兵。不然的話就會收回分給他們的土地,把他們趕離衛所,取消他們的軍戶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