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謎案追兇 > 第二十六回 蓮花之謎二十六

第二十六回 蓮花之謎二十六

隆慶皇帝登基後,高拱成為了內閣閣員,兼管戶部和工部,成為了紅得發紫的隆慶皇帝身邊的大紅人。殷士瞻十分羨慕,也想得到這份殊榮。殷士瞻想起自己不過還是一個從五品的翰林院大學士,就想為自己謀一個好出路。這時候就連張居正也已經是兵部侍郎了,譚綸也是一個地方大員了,他這個隆慶皇帝當年的老師怎麼也應該是一個尚書或者內閣閣員了才對。這個自不量力有厚臉皮的殷士瞻想見隆慶皇帝,但是隆慶皇帝不願意搭理他。他就直接找到了高拱,他竟然用當初平等的態度向高拱要官當,一點上下尊卑的眼力勁也沒有,還把高拱當作當初那個和他一樣的小人物看待。高拱因為地位高了,脾氣也更加大了,早就不把這個殷士瞻放在眼裡。高拱見這個殷士瞻這種態度,索性把最後一絲臉面也不要了,直接拒絕了殷士瞻。殷士瞻這才知道高拱現在的地位已近不是自己可以小看的了,但是這一切已經晚了。

殷士瞻見得罪了高拱,連忙去找張居正幫忙。沒想到張居正雖然和高拱不對付,但是也同樣看不起殷士瞻。張居正擺著架子說了一大堆的話,其實告訴殷士瞻,他不想破壞規矩幫助殷士瞻上臺。殷士瞻見這個原來的小字輩後輩都敢給自己臉色看,馬上覺得自己受到了委屈和打擊。殷士瞻離開了張居正那裡後,索性直接找到了孟沖。

殷士瞻曾經也是一個非常痛恨太監的書生。早在他剛剛成為翰林院學士的時候,就發表過一篇針對宦官的言論。他在文章裡面痛陳太監的無知和貪婪,更加指名道姓的說出某些太監的骯髒事。其中點名的太監裡面就有如今在司禮監當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孟沖。自古文人看不起宦官,宦官也針對文人。不過明朝的內閣和宦官之間的關系就複雜多了,內閣和司禮監相互制約有相互依存。內閣既要防備司禮監的人,優雅和司禮監的人搞好關系,免得司禮監的人在一些事情上做手腳或者找麻煩。要說內閣除了皇帝之外,還怕誰的話,只有司禮監這幾個沒有子孫根的家夥了。殷士瞻曾經在裕王府打罵過大太監馮保,所以他不敢去馮保那裡找不自在。再說了現在司禮監名義上的一把手還是孟沖,這個孟沖不像高拱,絕對不會這麼輕易放棄地位和權力的。高拱下了臺還是一個退休的內閣首輔,孟沖下了臺的話什麼也不是了。高拱退休了不會有人真的要高拱難堪或者小命,孟沖的仇人卻不會放過孟沖。所以孟沖需要權利,需要有人幫助他。殷士瞻覺得自己就是這麼一個人,他可以制約高拱或者張居正,也可以幫助孟沖保住現有的地位。

孟沖本來不待見這個殷士瞻,但是這個殷士瞻不一樣,怎麼說也是隆慶皇帝當初的老師。現在雖然殷士瞻有點倒黴,不代表殷士瞻永遠不會有翻身的機會。為了和殷士瞻保持一定的關系,為了不把這個殷士瞻徹底得罪,所以孟沖接見了殷士瞻。殷士瞻使出渾身解數終於說服了孟沖,孟沖為了自己的利益已經決定和殷士瞻聯手。孟沖回到了宮裡之後,馬上找到了隆慶皇帝。這時候的孟沖好像充滿了活力,大改白天有氣無力的樣子。他知道隆慶皇帝也在為內閣的好事情擔心,高拱和張居正這幅樣子令隆慶皇帝很不滿。雖然隆慶皇帝有打算讓張居正接班當內閣首輔,但是不代表他可以讓張居正一人把持朝局。他想利用張居正敲打高拱,同時也用高拱制約張居正。沒想到高拱被張居正逼到了牆角後,索性任由張居正一個控制局面。隆慶皇帝要一個能幹又聽話的張居正,而不是一個一攬大權的張居正。所以孟沖有把握說服隆慶皇帝,更有把握讓殷士瞻出山。

隆慶皇帝之所以會讓殷士瞻出山,原因有好幾個。第一,殷士瞻也是隆慶皇帝的老師,為了報答他應該給殷士瞻一個比較滿意的官位。第二,殷士瞻和高拱不和,又是張居正的前輩,他可以挑起內閣內部的不和,這樣對隆慶皇帝絕對有利。第三,殷士瞻不是李貴妃的人,也和太子沒有關系,可以培養起來制衡李貴妃和太子。第四,前幾天隆慶皇帝想建立一個小型的皇家花園。高拱請病假不參與不理睬,張居正找了一大堆理由拒絕了隆慶皇帝。孟沖告訴隆慶皇帝,只要殷士瞻出來的話,殷士瞻一定幫隆慶皇帝完成這個心願。第五,這些日子以來張居正越來越放肆,給後|宮的錢越來越少不說,就連隆慶皇帝想做什麼事情都要管。殷士瞻這個人上來的話,可以幫隆慶皇帝管著錢袋子,又可以讓隆慶皇帝花錢舒服點。所以隆慶皇帝決定啟用這個殷士瞻,他直接任命殷士瞻為內閣三輔,負責管理戶部和內務府。

殷士瞻出來擔任內閣三輔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批準給隆慶皇帝建一個花園。然後開始樹立自己的威信的同時,抓緊時間培養自己的人馬。殷士瞻坐了這麼多年的冷板凳,也不是一點成績也沒有的。他不但學會了一套財務管理,而且仔細分析了各個派系的優缺點。他暗中聯絡中間派,還有一部分與張居正不和的舊黨勢力,組建了第三派系和高拱、張居正分庭抗禮。

殷士瞻的作為張居正早就知道了,但是張居正並沒有太在意。他倒是覺得殷士瞻的出現,可以試驗一下手下人的忠誠度和實力。張居正不但要手下人能幹,也需要對張居正的忠誠。張居正利用這機會,好好看看幾個他關心的人怎麼應對的。反而是高拱有點覺得不自在,張居正雖然掌握了內閣的主導權,但是對高拱這個內閣首輔十分禮貌和尊重。這個殷士瞻仗著他和高拱年紀差不多大,同樣是隆慶皇帝在潛坻的老師,所以不太尊敬高拱這個內閣一把手。高拱本來就看不起殷士瞻,所以更加覺得殷士瞻是一個必須要除去的敗類。

“會揖”是一種形式也是一種朝廷禮儀,在大明朝的時候很常見。明朝的官場制度已經很完善了,內閣是最高行政衙門,下屬六部和各地地方衙門。但是內閣不是沒有約束的,至少在形式上有兩個可以制約他們的衙門。第一個是司禮監,他們的存在起到制約和監督內閣的作用。司禮監都是太監,太監是皇帝最相信最倚重的人,這已經不是一個秘密了。第二個衙門就是都察院。長官叫左都禦史,下設十三道禦史衙門。負責監督百官,當然也包括內閣了。都察院有兩個特權,第一個是“風聞奏事”。也就是說可以不經過調查,可以把民間或者小道訊息直接上報。要是查無實據的話,就算沒事了事,要是有事的話,這個官員就倒黴了。第二個權利是越級上報。官場有規矩,一層壓著一層,官員不可以越級上報的。例如縣裡的事情只能由知縣來處理,處理不好了也要由知縣上報上一級知府衙門處理。知縣歸知府管,知府歸布政使或者巡撫管,任免權在他們的上級手裡,吏部只能根據他們的上級決定他們的去留。所以這些官員的前途就在他們上級手裡,不得不和上級搞好關系。都察院下屬的禦史和巡按就不一樣了,他們可以直接把問題上報到內閣,甚至於皇帝手上。並且有“言者無罪”這個免死金牌在,就連皇帝也不能把他們怎麼樣。所以禦史們經常把挑戰權貴當做一件風光事情來做,甚至於敢於直接批評皇帝的小錯誤。不過他們也清楚,不能往死裡面得罪皇帝。像海瑞這種直接罵皇帝的人,簡直是在找死,不是他們都察院的辦事風格。為了防止都察院和內閣爆發大的矛盾,為了不給武將和皇帝看笑話,所以內閣想出了這個“會揖”的辦法。

都察院的品級不高,而且都是一些年輕氣盛的小夥子,所以相比之下內閣閣員們要把這些禦史們年長。出於對內閣閣員們的尊重,出於對長輩的尊敬,這些年輕人要來主動拜訪內閣。為了遏制都察院的權力,為了讓這些官員廉潔自律,所以除了左都禦史是正三品官員外,其他的禦史都是正六品,巡按是正七品,各衙門的給事中也在六七品之間。這些人無論是在年紀上,還是地位上都不如內閣閣員,更有一些認識內閣閣員的弟子或者再傳弟子。本著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原則,禦史們來內閣拜訪內閣閣員,內閣閣員也聽取一下禦史們的建議。因為要相互作揖,所以又叫“會揖”。後來成為了一個常規,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就是“會揖”日,禦史們要來內閣拜會內閣閣員們。

最新小說: 天生中二病 如夢隨風渺然去 全職高手之未末此若 逆生行 綜影視炮灰黑蓮花逆襲攻略 天與暴君想要入贅 七零,穿成年代文中的極品親戚 寫作路人讀作萬人迷[快穿] 讀心後,瘋批暴君決定洗白 她漂亮又脆弱[快穿] 開局四零,手握星際商城帶飛祖國 撿到的小可憐是九尾狐妖 換嫁東宮,絕嗣太子輕點寵 易孕體質,七零長嫂兇又甜 覺醒異能穿末世,五個哥哥跪地痛哭 漫畫主角自救指南 開荒技術我最強,穿到星際放光芒 舔狗三十年,她攜千億家産回七零 死遁後才知,我是瘋批反派白月光 末日異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