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景燾樂呵呵地下車,開啟後備箱拎出幾捆甘蔗和幾箱水果招呼過來圍觀看新鮮的職工:“剛跑了趟化念試車,大家吃甘蔗水果啊。”
“老表,你速度蠻快啊,早上才和我們說要買車,現在都開車出去兜風試車回來了。”石磊笑呵呵地站在樓上過道邊衝院子裡面喊道。
“心動不如行動。怎麼樣,帕薩特還將就吧?”
“呵呵呵,跑城裡還行,跑山區夠嗆!”
“哈哈哈,……山區是你們在跑,我又不跑。石頭,你通知一下,等會兒下班我請客,大家一起吃飯。”
“哈哈哈,……大家都聽到了,祁老表買新車啦!請客吃飯。大家收拾收拾,去旁邊鴻運飯店吃飯。小湯,你先過去找楊老闆定餐,我們等會兒就過去……”
公司聚會吃飯是件喜聞樂見的大好事,特別的大老闆請客吃飯。下班時間也差不多快到了,大家相互通知,安排好值班人員就紛紛趕到來吃飯,順道參觀祁老表新買的帕薩特轎車。
滇中高原農貿公司現在的職工,除了行政部經理張靜蕾和兼職的財務經理蘇敏,都是五區壩子本鄉本土的農村人。對於名義上大老闆石磊這位有事沒事過來轉悠的祁老表,大家都心知肚明,知道他才是公司的幕後大老闆。
農村人家,“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的大道理聽多了,大家心裡明白的很,跟著有實力的大老闆做事心裡踏實。
農貿公司從無到有,才成立幾個月呢,大夥拿到手的工資+獎金+提成那是很可觀的。在自己家門口就有事做,拿到手的實惠比許多國營企業的工人都高。公司員工們對農貿公司很感激,工作的積極性也非常高,非常敬業。
正如同當初估計的哪裡,公司裡的員工沾親帶故的不在少數。大家轉個彎就是親戚朋友,知根知底,也知道公司是如何起家的。那個祁老表投入那麼大,目前還根本沒從公司裡拿走過一分錢。現在,人家大老闆居然還有錢買高檔私家轎車,更說明大老闆不差錢,不是依靠農貿公司來賺錢的主,是那種真正的有錢人。公司運作良好,大老闆又財大氣粗,公司的發展重壯大指日可待。他們沒理由不開心,不安安心心地為公司好好幹活,拿到那份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收入。
而祁景燾本人,他現在真心不差錢。財大氣粗還談不上,但他根本就沒急功近利地指望著農貿公司給他賺什麼錢。他在南煙工作,對於南煙那位傳奇企業家的事蹟耳熟能詳,內心深處更是對他的推崇備至。
南煙自從經過那位企業家大刀闊斧改革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以後,南煙的產值與效益激增,短短几年時間就把一個內陸省份名不見經傳的小菸廠發展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菸草企業集團。
集團公司員工目前的工資收入雖高於當地國營企業,但與他們企業的效益遠遠不成正比。可是,公司員工卻罕見叫苦喊累者。這是什麼原因?
祁景燾認同南煙內部的說法,那是因為“大河漲水小河滿,小河水滿大河寬”,南煙早就不吃大鍋飯了,員工的切身利益與企業的發展相關聯,員工的勞動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多勞多得”不在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勞動收入。
祁景燾知道,他和石磊合作開辦的滇中高原農貿公司,他的投入僅僅是50萬元錢。錢,是死的,人,才是活的。他當初投資的是石磊這個人。他用錢開挖這條所謂的河,只是一條幹枯的河道,裡面其實是沒有水的。
水從何來?自然是從石磊和那些公司員工的勞動中來。滇中農貿公司不是什麼生產單位,只不過的個倒買倒賣,盤活當地農產品資源的貿易公司。公司員工透過公司提供這個平臺,從事他們自己熟悉的農產品收購、儲運、銷售工作;透過他們的努力和辛勤的勞動源源不斷地給公司創造財富。他們獲得的那份報酬,是他們直接創造價值的一部分,只不過獲得的比例相對其他同類公司高而已。
自然世界,大江大河流無非由若干支流匯聚而成,每條支流又由多個更小分支彙集而成,即所謂涓涓細流匯合而成。所有河流都是小河向大河裡流淌匯聚,最後才能流向大海。
沒有條條小溪流的水彙集,哪來大江大河奔騰向前的巨流?所以,祁景燾身為那條等待衝進大海的大河,他知道小河才是源泉,源泉沒水了,大河的水從何而來?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大河不顧小河現實狀況無休止地抽取小河之水,那是“竭澤而漁”,雖然大河一時有水了,但毀掉源頭而暫時聚水又能持續多久?這是違背自然規律的,會極大地挫傷和扼殺了“小河”的積極性,成為阻礙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辦企業僅僅為了自己改善生活也就罷了,如果有長遠發展目標,大河只顧自己,不考慮小河的需要,不但“小河”之水微小孱弱,“大河”也未必能如願水量充足。
一頓因為大老闆買私家車,臨時出現的公司聚餐在其樂融融的氣氛中結束。有張靜蕾在場,需要開車回城的祁景燾沒機會喝酒,大家沒能盡興。親自開新車把張姨媽安安全全送回家,祁景燾和蘇敏、徐曼麗開車返回滇中城自己的小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