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老人家就不一樣的,到時候誰人的結局會是怎樣,還猶未可知。
且,在這裡我提醒王大人一下,雖然大人你是大將軍的屬官,從事中郎,但是大人你也別忘了,現在我是一州之牧,秩比兩千石,而大人您僅僅六百石,所以你這麼和我說話,和剛剛我說的那個王梁又有什麼區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不懂,難道曾經做過重要大臣的王大人你也不懂?
若是連上下尊卑都不能分清的話,那我建議,王大人還是多回去學學,不然失了禮儀,影響的可是大將軍的顏面,那可就不好了。”
聽到劉玄完全不顧資歷,居然就這樣對自己開懟,王允一陣氣急。
好傢伙,你這是不講武德,我和你講道理,你居然用官位來壓我。
一時間,王允也是無法反駁。
然而,作為一個需要拉攏世家,讓世家成為自己助力的大將軍何進,看到這樣的情況,又怎麼會無動於衷。
再說了,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
這劉玄明知道王允是我的人,但還是這麼明目張膽的逼迫,分明就是沒把自己這個大將軍放在眼裡,著實可恨。
不過作為大將軍,自己也還是要點顏面,總不可能下場親自和劉玄去鬥,那樣的話,贏了說自己以位欺人,輸了連顏面都沒有,著實划不來。
所以大將軍何進開口制止王允想要繼續和劉玄爭論下去的暗暗把劉玄記在了心裡,恨意直線上升。
既然敵人已經撤退,劉玄也沒有繼續糾纏,畢竟那所謂什麼宜將剩勇追窮寇,莫要沽名學霸王的道理在這裡行不通。
現在何進掌控朝堂,整個朝堂上下,都以何進為首,現在與何進對上。實在是不理智的行為。
自己又不是王允,要做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傻帽行為呢。
所以在何進開口制止了之後,劉玄也只對何進行了個禮,然後悶聲坐下,沒有任何的反應和表情。
畢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
很快,時間就在這樣的沉悶的氛圍中過去。
直到幾聲鞭響,才把劉玄從發愣之中,弄回過神來。
只見六年前還氣宇軒揚,威風不已的劉宏,現如今卻是一副十分虛弱的模樣,好似連喘一口氣,都需要花費巨大的力氣才能做到一般。
就連前往龍椅的一路上,都是需要一眾小宦官抬著來的。
進氣多出氣少,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劉宏顯然就是一副時日不多的模樣。
等到把劉宏安頓做好之後,中常侍張讓高呼:“陛下臨朝,上朝開始。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
上朝的聲音開始之後,陸陸續續的就有大大小小的朝臣走出來,紛紛向皇帝劉宏稟報著各自的奏摺。
有的有說大漢各地出了些什麼問題,需要什麼解決。
也有的有說哪裡哪裡出現了祥瑞,需要大賞天下,普天共樂。
也有的說,哪裡有著名的人士出世,有大才,需要徵辟。
還有的說哪哪有貞潔烈女的出現,需要立牌坊。
林林總總,有著許多亂七八糟的小事一大堆。
總得來說,每一個王朝的末期都是這樣。
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是在粉飾太平,報喜不報憂。
搞得整個天下就是儼然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樣。
除非是一些精明的皇帝,否則大多數的人,基本上都是被這些大臣們忽悠,搞得以為自己的天下安穩無比。
以至於到最後人家快打到皇宮,可以威脅自己的身家性命之後,才猛然的發現,自己原來都是被大臣們忽悠了。
不然的話,後世的著名亡國之君崇禎朱由檢在結束自己的性命之前感嘆,自己非亡國之君,而大臣皆是亡國之大臣,皆大臣誤他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