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在這其中,也有很多的大臣,想要以劉玄逾制,說劉玄的官職,跟手底下掌握的兵員數量不匹配,說劉玄心懷不軌等等藉口來反駁。
但是最後,在劉宏力舉的一樁樁在平定黃巾之亂中,世家將領們的表現,以及明明功勞不大,卻被大臣們吹噓世間少有,以極低的功勞領豐厚的獎賞等等之類的事情反駁。
就這樣,劉玄被封為平賊將軍,駟車庶長,以及總督幽州的事情被確定了下來。
畢竟當時的劉玄,的確已經全部掌握了幽州,成為了幽州的實際掌控者。
唯一所缺的,不過是一個正當的名頭而已。
且又有幽州當地世家們在朝堂裡面的代表運作。
所以一切就都這樣,順理成章。
故事講到了這裡,劉宏也停了下來,久久的看了劉玄一眼,最後慢慢道:“我聽說現在你的字,叫中興是吧?”
劉玄點了點頭。
“你我當初分開的時候,都還年幼,未曾及冠。如今你我二人已經成年,你也取了這麼一個字。
所以,你取中興二字,是想為了振興大漢,成為中興大漢的那個人嗎?”
劉宏的語氣很是平靜,但劉玄卻感覺自己十分的寒冷。
圖窮匕見,劉宏這麼問劉玄,意思很明白。
能夠中興大漢的人,只有,也只能是皇帝。
而我劉宏,正是大漢現在的唯一皇帝,你劉玄取中興二字,是不是圖謀不軌,想要成為取代我的皇帝。
自古以來,作為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是絕對不允許有別人來覬覦自己的權勢,以及自己身下的位置的,就算是包括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樣。
所以劉宏這麼問,就是問你劉玄是不是想圖謀不軌,造反,對自己的位置有想法。
所以,雖然劉宏語氣平淡,但是劉玄卻遍體生寒。
畢竟當朝皇帝問你,你是不是想造我的反,無疑就是說,你的命我要定了。
劉玄下意識的就有一些害怕,自己現在孤身一人,處於劉宏的全部掌控之中,自己的生死不由自己掌控的感覺,絕對沒人會想體驗。
至於說什麼讓劉玄突然暴起,劫持劉宏逃命,更是想都不要想。
不說就劉玄明銳的感覺下,起碼有數十人的弓弩利劍對準自己。
就算自己僥倖真的劫持了劉宏,把劉宏當做人質,回到幽州,那麼自己做的就是天下之大不韙的事。
迎接自己的就只有一個結果,那就算天下群起而攻之。
至於皇帝劉宏,在世家看來,不過只是一個捧上高位的架子貨而已。
如果劉宏出現什麼意外,他們大不了再扶持一個新的皇帝就罷了。
畢竟現在的劉宏,不聽他們的話,不受他們的掌控。
到時候扶持一個新的聽話的皇帝,對他們的利益還更好。
所以劫持劉宏,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但劉玄也不願意坐以待斃,自己還有理想沒有完成,自己還要對無數的人負責,怎麼可能就在這裡死掉?
既然劉宏這麼問,那麼劉玄說謊,謊稱自己沒有那個想法等等之類的,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人家也根本不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