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四娘覺得阿姐的手很軟,她靠著杜三娘,說著:“阿姐,我們晚上還吃餅嗎?”
杜三娘道:“吃,我們晚上吃餅。”
不就是幾張餅嗎?這個年節,家裡難得吃一頓好的,弟弟妹妹們可是饞得狠了。以後,她一定要讓家裡人都過上好日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四娘……”她喊了一聲。
小丫頭抬起頭,一雙圓溜溜的眼睛看著她,“阿姐。”
“阿姐給你取個名字吧,以後就叫杜思予,思考的思,給予的予,你喜歡嗎?”杜三娘撫摸著她的小腦袋瓜低聲說道。
“杜思予,我的名字。喜歡,阿姐最好了,思予最喜歡阿姐了。”小丫頭說著,伸出小小的手抱住了杜三孃的脖子。
杜三娘莞爾一笑,低下額頭抵著她的,倒是逗起她來了。
“姐姐,那你叫什麼名字啊?”小思予問道。
“我啊?”她抿了抿嘴,“阿姐就叫杜娟。”
生長在山間的杜鵑花,經受過嚴寒酷暑,定會悄然綻放。
聽起來很俗氣的名字,可在她現在看來,再也沒有哪個名字能這般貼合她了。
兩個小人兒聽了大姐的話,又笑著跑回屋裡。
杜三娘看了爹一眼,她爹臉上也帶著笑,屋子裡還放了個木盆接著雨水,杜三娘道:“爹,娘呢?”
“你娘去做吃的了。”
如今老天爺開恩,這樣酣暢淋漓的下了一場大雨,地裡的泥土這麼泡上一整晚,定然就能翻動了。家裡很快就能種上各種蔬菜,可惜現在早就錯過了種稻,點麥子又太早了些。
過了沒多久,那雨水終於停了,杜三娘朝廚房裡跑去,早餐很簡單,最後的一張餅子給撕開煮了,一人一小碗,不管飽,卻能抵餓。
吃過東西,楊氏便拿了鋤頭出來,又在櫃子裡將早前就準備好的種子一併拿了,杜三娘道:“娘,我跟你一塊兒去。”
昨夜下了那樣大的一場雨,楊氏心裡高興得很。這意味著他們可以耕種了,再也不用擔心會哪日會被餓死了。
杜華盛的腿還未好,家裡最重要的一個勞動力丟失,單單隻靠娘一個,肯定是忙不過來。杜三娘也扛起鋤頭,跟在楊氏身後。
一走出家門,幾乎能看見家家戶戶的男人女人們都走了出來,個個肩膀上都扛著鋤頭,臉上露出花兒一般的笑容來。如今下雨了,可得趕緊將地翻整出來。
一路上各家相互打著招呼,雖然個個也都是面黃肌瘦的,可聲音聽著明顯比以前輕快多了。
經過一夜雨水的沖刷,原本乾硬的地也被泡軟了,杜三娘和楊氏一人站一頭,翻整起地來。
乾旱了七八個月,如今老天爺總算是開了眼。眼下已經是夏末時節,馬上就要接著秋了。
村東頭那條原本乾涸的小河又流淌起來,杜三娘笑看著大夥兒有說又笑,暗道過不了多久,他們的日子就會好起來了。
今年鬧災荒年,上頭頭一回免了黃糧國稅,若不是如此,村子裡的人即便沒被饑荒鬧死,也會被黃糧國稅給鬧得家破人亡。
如今這個朝代皇家姓陳,至於傳承多少年了,皇城在哪兒,這些事情杜三娘也不知道,村子裡的人也不關心這個。白房村裡連個童生都沒有,個個都是大字不識一個字,祖祖輩輩都是莊戶人家,只要吃飽飯,上頭坐的是誰,他們才不管。
又過了一個月,地裡的菜苗子長得特別的好。家裡如今雖過得也不好,可是一家人卻懷揣著希望,比起那段吃樹根啃樹皮的日子,現在的生活簡直是太美好了。爹爹也能勉強走幾步了,只是還不能幹重活,杜三娘也一直勸說著,不讓爹爹下地乾重活。這骨頭要是沒長好,落了病根還是自己吃虧。
楊氏也是這般說著,讓杜華盛自己休息著,彆著急地裡的活兒,如今有她在,鬧災荒的年月都沒死人,現在自然更是不會餓死人了。
家裡養了幾隻雞,如今恐有一斤多重了,這是前頭大舅家裡送來的,說是老母雞孵了一窩。那幾只雞崽一來,就成了四娘最喜歡的,每日裡醒來第一件事兒,就是喂她的雞崽。
前日裡又下了一場秋雨,今日天色放晴,杜三娘便帶著弟弟去山上撿拾了一些野山菌回來,提了滿滿的一籃子野菌,可算得上是大豐收了。
等兩人回到了家裡,看見史氏來了,杜三娘心裡也很高興。她一邊跟史氏說話,一邊讓弟弟去叫娘回來。
杜華盛如今已經能夠慢慢走了,只是不能走太快,也不能走太多路。他是個老實人,不怎麼愛說話,如今岳母在,他也只是憨憨的笑笑而已。
不多時,楊氏便從地裡回來了。杜三娘見娘回來了,也就出去叫上弟弟妹妹跟著去菜園子裡摘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