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側,誅玄機?座師,你這是要鼓動天下督撫造反?這事情未免太過駭人聽聞了!”
饒是洪易鎮定如常,早上朝廷的事情也聽玉親王一一說來,對於乾帝楊盤維護洪玄機,把李神光逐出內閣導致他辭官的事情也知道了。
但是李神光和自己見面,提出講學天下,發檄文公佈洪玄機的罪狀,然後讓天下督撫“清君側,誅玄機”的口號,卻聽了也是一震,對於自己這位座師的倔強算是深深的看到了。
不過李神光的學生遍佈天下,在士林之中的威望不亞於謝文淵,尤其是這些年名聲大盛,在朝廷之中也只有他一個人敢明目張膽的抨擊洪玄機,直面君威。
學生遍佈天下,朋友遍佈天下,若是真正的發檄文公訴洪玄機的一些罪狀,雖然不可能真正的清君側,誅玄機,卻也能夠對洪玄機的名聲造成嚴重的打擊。
“我意已決,倒也沒有什麼,不過我並不是個糊塗人,知道此事得慢慢的來,洪玄機無情無義,囂張跋扈,奸詐狡猾,要想扳倒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李神光擺了擺手,目光之中閃爍著晶芒,瞳孔時不時電弧一般的亮光閃爍而過,非常刺目。一般這種境界,那是修養到了非常深厚,“虛室生電”的地步。
換句話說,就是李神光如果運神出竅,去渡雷劫,那就是三次雷劫,念生電弧的程度,而且沒有一點虛弱期,直指一念生世界的境界。
這種修養在大儒之中也是非常之罕見。
“座師不在朝廷上了,在民間如果要這麼做,那就要謹防小人。”洪易想了想道:“洪玄機可能會要座師永遠住口,座師就必須得有一些防身的力量了。”
“無妨,我博覽群書,也知道許多道術,運神出殼,這倒是沒有什麼,過幾天我就學中古諸子,接受雷霆洗禮,求長生秘訣。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我現在只有獨善其身了。”李神光道。
“座師還是要防備洪家弟子,現在洪家弟子得到了高人傳授,一個個武功高強,能夠飛天遁地,到各地任知府積蓄實力,做地頭蛇。只怕要對座師不利。”洪易身手一抓,一件“金仙披風”就被抓到了手上。
這件“金仙披風”是他擊殺了金仙元神取得的。
現在正好贈給李神光,這件披風,也是絕品鎧甲,和天芒角神鎧都相差不多,穿上之後防護極強,飛天遁地,無所不能。
“當年座師在朝堂上,我不方便送東西,現在座師到了民間,也就不顧忌什麼了。”洪易隨手又一抓,一枚天元神丹抓了出來,化為丹氣,一下就進入了李神光身體之中。
“這是……”李神光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似乎要淩空懸浮起來,不由得道。
“這是太上道的天元神丹,一粒就可以讓人融神超脫,成就人仙,我現在就贈送座師一粒,希望座師召集儒林大士,抨擊洪玄機,為朝廷掃除奸黨。”洪易正色道。
“好!有你鼎立相助,大義滅親,掃除奸黨,清君之側也不會是什麼難事。”李神光一站起來。
隨後,李神光又和洪易敲定了一系列的詳細對策,詳細計劃,足足商談了三四個時辰,到了傍晚才悄然離去。幾天後,李神光在朝堂上和太師洪玄機鬧翻,辭官歸隱的事情,在朝廷之中掀起了極大的風波,朝廷上上下下都議論紛紛,朝廷局勢震蕩。
隨後,朝廷的聖旨終於下來,把《易經》列為科考的必讀之書,以後科考在其中出題目,這當然是朝廷為了平息朝局的一個手段。
不過把洪易塑像和諸子並列這件事情,朝廷卻選擇了沉默,乾帝楊盤只口不提,似乎要把這件事情徹底沉默過去。
玉親王也不再上奏章提這個事情,但是自從這天朝會之後,玉親王的威風再震,竟然在朝廷上直接面對楊盤提出建議,光是這個膽子就已經雄心萬丈,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心思了,並且表明,自己有天大的倚仗。
一時之間,大乾九十九州,六百多行省的督撫有許多都暗地派人送禮,結納玉親王,算是提前拜山,表示自己的忠心。
洪易在周易書院之中,半步沒有踏入京城,但是一切事情都隱瞞不過他的耳目。
朝廷的局勢,在他的計劃之下,一步一步的發生著變化,不過就在朝廷下達聖旨之後,朝局似乎是紛紛平息了下來。
在這些天中,皇宮之內也不知道施展出了多少手段,才平息了沸騰的朝局。
本來大家都以為這事情就算平息了下去,但是就在時間只過去了半個月,風平浪靜的時候,突然李神光在東七州的一座李氏學院之中,召集清流,士林許多大儒,發出一封檄文佈告,足足列出了太師洪玄機的十大罪狀,號召朝廷要清源流,貶奸臣。
這一張檄文一出,頓時天下震動!
朝廷震動!
東七州,本來是冠軍侯的地盤,現在自然是洪易的地盤,但是知道這個秘密的人,天下間沒有幾個。冠軍侯本來就縱橫跋扈,不服朝廷,連去清查人口的太子都敢扣留,天下人也都隱隱約約知道,冠軍侯是乾帝楊盤的私生子。
現在李神光在東七州之中發出檄文,天下傳抄。更加上冠軍侯微妙的關系,一些有心的督撫,各大世家立刻就開始觀望,以為冠軍侯借李神光的檄文,要“清君側,誅玄機”。
朝廷局勢,再度因為一紙檄文動蕩起來。
……
“好!座師這一篇檄文,聲討洪玄機十大罪行,實在是一針見血。”
洪易手上拿著一封檄文,上面寫著洪玄機十大罪行,驕奢淫逸,獨攬大權,囂張跋扈,結黨營私,君前無禮,私養兵馬……等等等等,條條都是死罪,李神光的筆鋒又異常淩厲,言辭也厲害,加上在朝廷之中很久了,對於洪玄機熟悉得不能再熟悉,這一番聲討起來,簡直是把洪玄機駁斥成了一個奸詐,陰險的小人,偽君子,朝廷之中有史以來最大的奸臣。
“這會兒,不知道洪玄機怎麼應付?看到這份檄文,他恐怕都要吐血吧。”玉親王也看著洪易手中的檄文,“想不到李師的文筆這樣的鋒利,這文章傳遍天下之後,只怕流傳千古,我看父皇怎麼應付這次事情?莫非是放任不管?或者下旨緝拿李師傅?那這樣肯定會引起天下士子的不滿,要知道李師的清名可是威震天下的。”
李神光是出了名的清官,廉潔如水,為人也異常正直,曾經受到乾帝楊盤三番五次的嘉獎,這次要不是維護洪玄機,楊盤也不會貶李神光的官。
如果因為這一封檄文,去抓去殺,那隻怕真的可鬧得一發不可收拾。
但是放任不管,任憑檄文流傳,卻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