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他就看到了許多兵丁整齊地走到了房間外面,持槍肅殺而立,李神光和一眾主考,如狼似虎一般撲了過來。
“洪易,果然是你……你的文章寫完了沒有?”李神光幾步搶到了這裡,隨後在門口停了下來。對著洪易寫的那篇文章拜了一拜,隨後鎮定了下來:“想不到你的文章居然到了如此的地步!能引起百聖共鳴,我得把你的文章封存起來,請旨讓皇上定奪!”
“來人,小心翼翼,把文章封存。”
李神光吩咐道:“洪易,這會兒我沒有時間和你詳談,等考試完畢過後,我再向你請教學問之道。”
說罷,深深地看了洪易一眼,退了出去。
“亞聖,亞聖……文章之精神,能得到百聖的認可,共鳴,這人到底是誰?書讀到了這個份上,當真是不枉此生了……那些上古聖賢塑像,身上都有道理之念頭凝聚,千年不散,只有文思純淨,自身修養到了最高境界,符合聖道,才能引起諸子的共鳴,天下之間,居然有這樣的人?歷史上,這種文壇盛事,五百年一出啊……怎麼可能?”
考房之中,謝文淵耳朵裡面,也聽到了遠處的“文廟”之中上古諸子震動。
他乃是碩儒,大學問家,自然知道這些上古諸子的身上都有一股純粹的“道理”意念環繞著,每一位上古諸子,身上都有一種幾種道理念頭存在著,只有文章符合了他們的道理,學術精純,然後心靈修養到了極其強大的地步,寫出來的文字可穿金石,才能引起共鳴。
歷史之中,考場裡面出現了這樣的事情,那就是真正的文壇盛事,廣為傳誦。
“原以為,那八歲小神通方圓,字字錦繡,迸發升騰,是老夫的勁敵,卻想不到,真正學術精純,引起聖道諸子共鳴的‘亞聖’,居然另有其人!莫非是我那天在文昌大街上,看見的那個人?”
謝文淵停下了筆,用水洗了手,走出房間,望了望天空之上。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可是今天,上古諸子的聖道,卻做出了選擇,就是不知道,朝廷怎麼看了,這會兒,皇上可能在風華樓上,觀看大乾文運吧,這一幕,肯定落入了皇上的眼中了……百聖齊鳴,文壇盛事啊,不過老朽是來向皇上勸諫的,並不是奪狀元的,被壓倒也無所謂,況且,上古諸子挑選的,老朽口服心服。”
“太師,百聖齊鳴,乃是文壇大事,朝廷盛世,必將載入史冊,恭喜太師,賀喜太師,引得百聖齊鳴的文章,乃是令郎妙筆寫出,將來文壇之領袖,非令郎莫屬,這一科考,上古諸子親自挑選聖道文章,非同小可,我已下令,封存文章,請旨朝廷定奪。”
李神光率領眾房考官進來之後,看著站起身來,眼睛望著屋頂天空的洪玄機,拱手連連道。
一些考官連忙附和。
“恭喜太師,太師當年,得中探花,現在已是我大乾文壇士大夫首腦,想不到令郎青出於藍勝於藍,文章得到了上古諸子,聖道認可,將來文壇之領袖,非令郎莫屬。”
其餘的考官,也都嘖嘖贊嘆。
“上古諸子都驚動的文章,我等雖然身為考官,但已經不能評論了,只能上交給皇上定奪。”
李神光道。
“嗯……那就請旨皇上定奪吧,上古諸子齊鳴,文壇盛事,這是有史可考的,前有先例,本太師雖然身為主考,也不敢評定驚動上古諸子的文章。”
洪玄機嘴唇動了動,又坐到正主考官的位置上,一動不動,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這件事情,就算是他做為人仙,當朝太師,權柄赫赫,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幹預洪易的試捲了,上古諸子都震動共鳴的文章,非同小可。
關鍵是,歷史上有史可考,有個處事的準則,他洪玄機再厲害,也沒有辦法推翻歷史已經認定的事情。
“文章使得貢院上古諸子震動,這是五百年一出的文壇大盛事!我屢屢讀典籍,想象那個場面,都激動不已!想不到啊,想不到,我居然親歷了這種場面!回去著書立說,一定要把這件事情記錄下來!”
此時,那個姓朱的中年儒士,也停下了手中的筆,心中激蕩。
“怎麼天下的武運,文運,都出在洪家?太師洪玄機,身為武道人仙!已經是聚集了天下之武運!而他的兒子,洪易,文章百聖齊鳴,那更了不得!文運一身,不過洪玄機棄武從文之後,身為理學大家,主持天下文事,已然成了文壇一方首腦,現在他兒子青出於藍,青於藍,不知這父子兩人會如何?”
貢院之中,一些訊息靈通,精明非常的世家明白人心中想道。
洪玄機現在隱隱約約是文壇領袖,但是洪易今天文章一出,上古諸子震動,在士林之中,以後很可能隱隱約約有“亞聖”的稱呼,那文壇的名聲,就蓋過洪玄機了。
這在很多人的心中,都很明白。
洪玄機自己心中也非常的明白。
風華樓上。
觀看朝廷文運的乾帝楊盤,姬常月,太子,玉親王,和親王等人,也都察覺到了遠處貢院百聖齊鳴的盛舉。
“恭喜父皇,賀喜父皇,朝廷若是沒有氣運,天下士子都會不來參加科舉,朝廷若是得了氣運,天下士子歸心,都來科考,錦繡文章疊出,百聖齊鳴,這是五百年一出的大事!”
玉親王連忙跪在地上。
“快傳朕旨意,問!誰人寫的文章?”乾帝楊盤臉色微變,也急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