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朝堂之上。
易小晶身穿蟒袍,站在大殿之中。
身邊是易小晶的幾個兄弟,此時站在易小晶的身後,低眉垂眼。
這一次,易小晶挾裹著大功歸來朝堂,就彷彿是那駕著七彩祥雲歸來的孫悟空一般,似乎除去高高階坐在龍椅之上的那位聖明天子,恐怕沒有任何人能夠壓服住易小晶的崛起了。
只有三皇子,背靠著神劍山莊,看向易小晶背影的眼神之中,流露出莫名的情緒。
“這一次,我大宋連滅遼、元兩國,揚眉吐氣!這既是將士們用心用力,也是征討元帥和副帥決策優秀!
有功則必賞,之前朕已經命樞密院擬了個章程,餘愛卿,你來宣讀一下吧。”
“是!”
餘士林,是吏部尚書,樞密使,身穿一品官袍,留著山羊鬍。他走出佇列,簡單說道:“經過我吏部功考,武昌明因戰功卓越,擢升都太尉,樞密副使,樞密院參政。”
在當今官家之前,大宋的重文輕武,即便是武官極品,也不被文官看在眼裡。
經過當今官家數十年的鐵腕影響,大宋才有了現在的文武平衡。但平衡是相對的,在大宋政權核心樞密院之中,卻全部都是文官,並沒有武官的影子。
現在,武昌明官拜太尉,則是武官之頂。以武官的身份進入樞密院,當是開了一道先河了。
不過,這一次功勞實在太大,即便是文官集團有怨言,也難以阻擋武昌明進入樞密院。
這一次不只是一次試探,也是官家進一步打破文官集團的鐵腕手段。
餘士林說完,又看向了易小晶,並沒有說話,而是退回了班列之中。
等武昌明謝恩之後,黃公公上前一步說道:“逍遙王殿下,此次功勳卓越,與中原武林合縱連橫,覆滅麒麟窟、夢魔洞兩大護國宗派,覆滅遼元兩國。陛下賜予你皇城外的三個天等一品皇莊,黃金百兩,歌女十人,蘇錦十絹······”
黃公公如同話家常一般,將賞賜一一說來。
整個朝堂上一陣輕聲議論。
相比易小晶所立的功勞而言,這些賞賜實在是太輕了。
但易小晶又是皇族,本身已經是王爵,並且還有這大宋監察使這樣一個超品官身,已經是賜無所賜。
“兒臣謝父皇賞賜。”
易小晶朝著官家躬身答謝。
官家點點頭,隨後說道:“如今大宋之敵,只剩下金國、北燕、吐蕃、和扶桑。而且,在收復遼國領土之後,大宋邊境和高麗接壤,這個國家也不甚安分,將來肯定有仗要打。
在這些國家之中,以金國、吐蕃和扶桑實力最強。不過扶桑距離甚遠,可以暫時不必管它。
金國和吐蕃,卻是我大宋的心腹大患,必須予以拔除!朕欲遣大軍,前往青州、燕州兩地陳兵。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一巍巍老臣出列大聲勸阻:“剛剛一場國戰,國力損耗嚴重,將士疲憊,百姓思安,此時不可在發動一場大戰,陛下三思呀!”
“魏老大人,您是御史,不知軍事。如今我大軍連滅兩國,聲勢無兩,大軍威勢正濃,此時戰爭正是時候。而且,戰爭並不是在我大宋境內發生,對於百姓的影響並無太大。
我大宋今年秋的賦稅已經押解入京,足以支撐一場大戰,臣以為陛下此舉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