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經歷過科舉的讀書人,又在官場浸淫了那麼久,要是連預防天災都想不到的話,那回家種地吧。
當然,也不排除對方真的不是那種憂國憂民的好官,那她只能另想辦法。
所以先打井以防萬一才是他們該做的。
村長看了看在場的四位族老,用眼神詢問他們的意思。
他倒是覺得這樣可以兩不誤,先不說官府允不允許的事情,就說挖河道吧。
第一個:人手問題。
他們村上下加起來一千多人,老少先去掉小半,剩下的大半里女人家……
不能再去了。
再去就沒多少人了。
可挖河道還是個力氣活,女人家的力氣總歸是比不上男人的。
第二個:利益問題。
就當確定了河道怎麼挖,大概需要挖多久,需要的人手他們村的青壯年也夠,各種前期問題都準備好了。
那麼最重要的問題來了,他們的青壯年都去挖河道,那這段時間的吃喝怎麼算?挖河道的工錢怎麼算?
難不成讓這些人在自家吃,也不給工錢,就讓他們做白工嗎?
這樣的話,就問誰願意來?
他自掏腰包花一個銅板僱。
僱上個一兩千人,這河道還不是被他輕輕鬆鬆搞定。
現場沉默了一陣之後,最終還是坐在最上面抽著旱菸的老人家用煙管敲了敲桌面,將所有人的視線都吸引了過去。
“你先去將從青州城引水的事上報官府,之後找個會看風水的,將打井的位置找出來,再去將打井人請過來。”
“等會你出去之後,將打井的事情跟村裡人說一聲,這打井需要的銀兩按照村裡的人口平攤,幼童和老人出一半就行。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嗎?”
這時,另一個坐在左側的老人倒是說了一句:“那些打井人的飯菜怎麼算?”
人家來打井,也是需要吃飯的。
“這也是打進需要的銀兩,一起算。還有其他問題嗎?”
那老者明白過來,隨即點頭不再說話。
“沒什麼問題就散了吧。”
千歲見他們商量事情不避著她也不詢問她有什麼辦法,倒是詫異了一下。
隨即,千歲出聲:“倒也不用這麼麻煩,打井的位置我在村裡轉一圈倒是可以幫忙找出來。村長只需要將會打井的人找過來就行。”
千歲之所以同意村長的邀請留下,為的也是確保這大安村在乾旱徹底嚴重之前能做好該做的防備。
據這村長說兩個月沒下雨了,千歲原本是想觀一下天象的,看看多久會下雨。
但天道遮蔽了她,一副你別想看的架勢。
千歲也沒辦法,只能從這天道的反應中琢磨一二來。
千歲猜測對方這麼防著她,應該是這旱情會很嚴重。
有之前看到的情況,這旱情會嚴重也在情理之中。
一群人聽到千歲這話,齊刷刷地朝她看了過來。
上首那老人家沉默片刻,“那就帶這位姑娘去看看吧,希望姑娘沒讓我們浪費這時間。”
千歲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