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大楚烈帝 > 第一百四十六章 為司馬錯請封請諡(上)

第一百四十六章 為司馬錯請封請諡(上) (第1/2頁)

推薦閱讀:

好在中原諸國,秦、趙、燕三國及時切斷了與草原部族的聯絡,並放火將三國長達萬里的邊境線焚燒,也就是三國的長城以北數百里的草場被焚燒了,徹底隔絕了雙方的交流,才躲過一劫。

也因此十數年來草原部族少有超過萬人以上規模的犯邊,這也是之前藺相如等人認為一旦疫病再次爆發,草原部族二十年難以大規模南侵的原因所在。

此時有了應對之策的藺相如喜不自禁,急匆匆的就進了趙王宮,隨後不久,趙王丹,為趙國增設了巡令之職。

巡令者巡視地方,溝通朝堂,隸屬於趙國的諫官司過,就其功能來看和楚王元所設定的刺史有一拼,要說沒有受到楚國的影響怕是沒人信。

巡令設有數人,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各地監督推行預防風寒疫病,其實這個事情對於趙國各地官吏來說都是好事,沒人會傻了吧唧的不去推行,趙王丹這麼做,明眼人一看就是借鑑參考了楚王元的部分做法,肯定是有其他的目的。

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再說申勝帶領著五百死士,躲在狼山之中,十數日後,終於迎來了,趙王丹的傳訊,接到傳訊,申勝就領著五百死士徑直向著北方草原出發了。

五百人騎著駿馬硬著呼嘯的西北風,直奔草原而去,他們的目標,不是附近的部落。

這些部落距離長城太近了,若是貿然行動疫病可能傳染匈奴,也可能傳染趙國,因此他們要在草原上繞開各個部落,在千里之外的匈奴王庭附近動手,那裡是匈奴部落聯盟的心腹之地,相對而言牧民較多,草場肥美,若是哪裡爆發疫病,對匈奴的破壞力最大。

就在申勝帶領著這批人,向北而去之時,楚王元與秦將司馬錯戰於筑陽,秦國三朝老將司馬錯戰死這件事也傳到了諸國。

韓都新鄭,此地是諸國都城中距離筑陽最近的,韓王然與韓相張平相對而坐,面前的案牘之上正放著一份戰報。

“張相!楚王元還真是出乎意料的厲害,竟然不顧傷亡晝夜攻城,硬是拖死了八旬高齡的司馬錯,端的手段高明!”

“王上!筑陽城幾個月來幾經易手,算下來,秦楚兩國單是在筑陽一地,兩方合起來就傷亡有近三十萬人了吧!幾個月的征戰,幾乎比得上秦趙兩國上黨之地數年之損耗,王上可曾想過這是為何?”

韓王然聽到這裡,原本聽到兩國死傷三十萬人時,嘴角流『露』出的笑容猛地僵住了。

“張相!難道還有。。。”

“王上啊!楚國地域廣大,人口也不少,為何楚國一直受制於秦國,歸其根源封君、公族、地方勢力強大,楚王處處掣肘,因此楚國縷縷敗於秦國,可是如今封君被囚,此次三大公族私兵死傷殆盡,因此無論楚國此戰能否取勝,楚王元都必然會掌控楚國軍權,所以無論楚國是勝是敗,楚王元都已立於不敗之地了,若是臣下所料不錯,此戰以後,收攏了楚國大部分力量的楚王元,必然會效法商鞅、吳起,推行變法,重振楚國,二十年內,楚國必然重現霸主之威。”

韓王然聽到這裡,首先關心的當然是韓國的未來了,因此開口問道。

“張相!那我韓國該如何自處啊!”

“王上!本來我韓國就是要交好楚國的,而且楚國強盛與否目前也是知識猜測,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準,如今天下最強莫過於秦,諸國合縱竟只是與秦國戰成僵持之局,秦國之強遠超鄙臣所料啊!”

“張相之意是我韓國繼續依附於合縱諸國,或者說是依附於楚國,共抗秦國。”

“王上!秦國若不衰落,其於諸國便會有覆亡之禍,之前諸國三次合縱攻秦,兩次兵敗,已成為諸國心頭之患,因此此次諸國再合縱,好不容易與秦國戰成如今的局面,因此即便是拼的兩敗俱傷,諸國也必不會讓秦國全身而退。”

其實這就是戰國時代,能夠諸國並存的根源,就是平衡,戰國最開始是魏國強大,因此其餘諸國接連挑戰魏國,最終戰國第一位霸主就因為窮兵黷武而衰落,隨後是秦國與楚國兩強相爭,出現了橫則秦帝,縱則楚王的局面。

結果合縱失敗了,沒打破函谷關,但是連橫成了,楚國徹底被打殘,隨後便是齊秦東西二帝並存,結果五國伐齊,齊國也完蛋了,現在就剩下一個秦國強盛了,趙國也還湊合,勉強能和秦國過招,但是比之當初的魏、楚、齊還有所不如,更不要說如今的秦國了。

總的來說就是,誰厲害大家就一起上去搞誰,不把你折騰成半殘廢,肯定不會罷手,以前是有合縱兵敗的經歷,讓諸國懼怕秦國,不敢觸秦國的眉頭,但是現在秦國明顯已經疲於招架了,這個時候不趁機打殘你,把你拉下霸主地位,諸國都覺得,對不起你那一挑四的實力,對不起你秦國近些年來經常給我們秀肌肉。

說到這裡,張平眼中寒光一閃,繼續說道。

最新小說: 將白 三國我為皇 大梁貴婿 絕世寵臣 大唐皇爺 民國之國術宗師 帝國狂夫 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聽心聲 漢起 武帝李智 我成了反派城主心腹 寒門狂婿 魏傷 我在三國做山賊 新唐萬歲爺 日月江山永為明 狼食 武器狂想曲 黑三國演義 抗戰從瞄準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