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大楚烈帝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地邊事(二)

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地邊事(二) (第1/2頁)

推薦閱讀:

“徒冥將軍!可還記得十數年前的草原疫病?”

“申老弟,你這話是。。。難不成你想在匈奴軍中傳播疫病,不說此事會傷及百姓,就是疫病也不是說來就來的,再說現在是冬季,疫病沒那麼容易傳播的。”

“徒冥將軍,我手中有病源,而且。。。你只說同不同意這麼幹,若是同意,給我五百死士,我帶他們入草原,若是此舉能成,可保我趙國二十年無北地邊患。”

“申老弟!此事太過巨大,不是你我所能決定的,還需上報邯鄲,請王上來拿主意。。。”

“如今高闕關危在旦夕,沒有那個時間,本來我苦心孤詣研究多年,研究如何對付草原胡人,原本夏秋季節最是適合疫病傳播,數年前我就有所收穫,這幾年來我一直猶豫不定,不知道應不應該這麼幹,畢竟一個不好,疫病就會從草原蔓延到中原,但是如今。。。”

“申勝將軍!此事太過巨大,暫且擱下,我會八百里加急上請王上,同時從現在起我給你五百死士,出城躲進北方的狼山之中,至於王上是否同意,自會有信使前去狼山尋你。”

隨後不久,申勝就率領著五百死士離開了高闕關,雖然申勝自己說的很有把握,而且能夠哥匈奴造成大量的傷亡,但那畢竟是長久計,對於眼下十萬匈奴南侵的事,沒有太大的幫助。

因此申勝帶領五百死士出城後不久,高闕關迎來了匈奴大軍,以往匈奴南下掠奪,多數是因為接連多日的大雪,一些部落牛羊大量凍死,造成食物短缺,為了生存南下劫掠物資,規模一般不大,超過萬人的很少。

一般都是繞開城池,去劫掠村莊,而且也不敢耽誤時間太長,畢竟趙國騎兵也很厲害,耽誤太久就回不了草原了。

但是此次不一樣,如此大規模的南侵,對於匈奴和趙軍來說都是頭一遭,都沒有經驗,匈奴人仍舊是本能的不想攻打城池。

只是派出了幾萬人圍住了高闕關,其他人繼續南下並分散開來開始劫掠,而直到此時,近距離看到匈奴人,高闕關守將才發現,這一次的匈奴人跟以往真的不一樣。

以往前來劫掠的匈奴人別說是甲冑,就是兵器也只有一多半的人,是金屬兵器,其他的人用的都是木製、石制、骨制的兵器。

但是此次十多萬人竟然有將近一半身穿甲冑,而且全軍幾乎都是金屬兵器,要知道匈奴全是騎兵,南下劫掠,一人騎乘三匹馬到五匹馬不等,這可不僅僅是為了加快行軍速度。

帶如此多的戰馬,還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用來馱運搶來的物資,另外一個就是提高匈奴騎兵的衝鋒力。

說是十多萬騎兵,但是如果全軍發起衝鋒,那可不是十多萬騎兵,還有最少三十萬匹戰馬,這可是相當於三十萬騎兵的衝鋒。

三十萬匹戰馬造成的動靜,幾乎是驚天動地,在冷兵器時代,野戰中,除了大規模的弩兵布成戰陣進行遠距離『射』殺以外,幾乎無解,但是這種方法,只能防守,如果騎兵要逃走誰也沒辦法。

這也是以後的幾千年,中原王朝對於草原民族的騎兵,除了依靠城池防守,或者同樣訓練騎兵對抗以外,一直沒有好的解決方法的原因。

而原本缺少甲冑和兵器的匈奴騎兵,儘管戰馬更多,但是因為裝備落後,所以面對兵甲精良的趙軍是處於劣勢的,現在匈奴人弄來了戰甲和金屬兵器,這對趙國騎兵。。。不僅僅是趙國騎兵,對燕國、秦國、東胡、月氏來說都不是好事。

數十年前匈奴各部落散居,經常受到周圍東胡、月氏、林胡、樓煩等部族的欺壓,但是這些年來,匈奴撐犁孤塗單于東征西討,糾結了大量的草原部落,形成了部落聯盟並逐漸國家化。

已經有了足夠的實力對抗東胡和月氏,此次有弄來大量的甲冑和兵器,這對中原來說絕不是好事。

徒冥將軍常年駐守高闕關,對草原上的事比較瞭解,因此在看到匈奴身穿甲冑,手持金屬兵器時,腦海中就在不斷的聯想。

隨後再定睛一眼,你大爺的!這是秦軍的裝備,這一下徒冥想通了,秦趙上黨決戰之際,身穿秦甲的匈奴騎兵大舉南下,

這要和秦國沒關係,鬼都不信,不行!秦人不可能只是勾結匈奴來『騷』擾邊境,很可能還有其他計劃,必須把訊息傳出去。

當即徒冥挑選出了一千精卒,在南門做出要突圍的樣子,同時派出了三千人馬猛地衝出東門,並讓高闕關中最善於騎『射』的精銳士卒十多人跟隨在後面,這麼突然的衝擊讓匈奴人一時間『亂』了陣腳。

十幾名精銳大部分跑了出去,站在城頭上,看到逐漸遠去的傳令兵,徒冥將軍轉身回了大帳之中。

城中本就不多計程車卒這一次再次損失了一千多人,如今城中只剩下八千人了,也就是匈奴人現在無意攻城,否則兵力相差十幾倍,只怕撐不了五天,就會破城。

最新小說: 將白 三國我為皇 大梁貴婿 絕世寵臣 大唐皇爺 民國之國術宗師 帝國狂夫 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聽心聲 漢起 武帝李智 我成了反派城主心腹 寒門狂婿 魏傷 我在三國做山賊 新唐萬歲爺 日月江山永為明 狼食 武器狂想曲 黑三國演義 抗戰從瞄準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