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之後,熊元將令尹、莊大夫、景陽、昭子、屈考、黃歇、荀況、蒙驁等人招進了偏殿中。
“王上!是否有些『操』之過急啊?封君之事茲事體大,稍有不慎恐有覆國之禍啊!”
說話的是莊辛,莊辛雖然被楚王橫封為陽陵君,但是是楚國所有封君中受封時間最短的,也一直沒有回國封地,並且身為楚王橫近臣,其心肯定不會和封君站在一起。
“時不我待啊!若不趁秦國為趙國所制之機,剪除國內禍患,等到秦趙之戰完畢,我楚國再無寧日啊!”
“王上!鄙臣自覺年事已高,不能再擔任令尹之職,請王上另擇賢能!”州候緊接著開口向熊遠請辭。
“州候啊!你身為令尹已經數十年了,見證了我楚國興衰,寡人只想知道令尹以為我楚國因何而興,因何而衰?”
“王上!鄙臣和王上的看法是一致的,為免除楚國戰『亂』,鄙臣的令尹之位絕對不能再做!”
州候的話說的雖然不是很明白,但是這一屋子的聰明人都聽懂了,州候自己身為封君,又當數十年的令尹,是楚國封君一面旗織,如果自己仍舊坐在令尹的位置上,大權在握,會給楚國封君壯膽,增強封君貴族的反抗之心。
“好!州候大人深明大義啊!待到遷都大祭完畢,寡人再行任命新令尹!”說到這裡熊元將目光看向了景陽這裡。
“臨武君!你有何看法?”
景陽作為如今屈景昭三族族長中最為睿智的,他的意見很重要,因此熊元率先詢問景陽,同時熊元說的不是司馬而是臨武君,這就是在問作為封君的景陽有什麼看法。
“王上!臣下遵從王上之命,王上但有所令,臣下必定遵從!”
“應君!析君!你們以為如何?”
“王上!臣下遵從王上之命,王上但有所令,臣下必定遵從!”
應君和析君是屈考和昭子的封號,當然都不是他們自己的封號,而是祖上傳下來的封號,熊元如此問就是想要看看他們做為封君,要怎麼回答。
但是很明顯,有了景陽在前兩人不論是真心還是假意,都口頭上遵從熊元的命令。
“屈景昭三族歷來是我楚國棟樑!寡人意!這令尹之位就由你們三位中的一人來當吧!你們自己商量一下,到底誰來做!”
熊元這是在用令尹之位拉攏三族,同時也是在用令尹之位分化屈景昭三大公族,在熊元心中最合適的令尹人選其實是黃歇,但是此時熊元拿不出更好的籌碼來拉攏屈景昭三大公族。
如果硬要在三族中選的話,熊元不希望是景陽,景陽已經身據司馬之位,掌管楚事十多年,在軍中頗有勢力,如果再擔任令尹,很可能會軍政一把抓,會直接危及到熊元權柄。
熊元覺得最好的人選是屈考,首先三族之中屈家勢力最小,主要是之前在丹陽一戰中楚將屈匄戰敗,被斬首八萬,屈傢俬屬幾乎死傷殆盡,數十年修養也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
喜歡大楚烈帝請大家收藏:()大楚烈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