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此人手中下著棋,口中卻說道。
“王上!這一子已經下了,且看這位新楚王如何應對!”說話之人正是秦相範睢,而與之對弈的人,被他稱為王上,又是在咸陽宮,沒錯此人正是秦王稷。
秦王稷,也就是史書中的秦昭襄王,其生母就是秦宣太后,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羋八子。
史書記載,秦王稷在位期間功勳卓著,先後戰勝三晉、齊、楚等國,取得魏國的河東和南陽、楚國的黔中和楚都郢,以及還沒有發生的長平之戰,也是這位帝王在位期間發生的,可以說秦昭襄王在位期間南征北戰,為秦國鋪平了統一華夏九州的路。秦昭襄王十四年,伊闕之戰,秦將白起斬韓魏聯軍24萬人。秦昭襄王二十三年,五國伐齊,自此齊國一蹶不振。)
而楚國自楚懷王時代開始不斷的被秦國打敗,甚至喪失近半的國土,都是在秦王稷的統治期間發生的。
秦王稷二十九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國都,郢都,自此以後,楚國國勢大衰,再也無力與強秦正面交戰。
此時的秦王稷正在與秦相範睢一邊下棋,一邊討論著此次伐楚的相關事宜。
“範睢啊!寡人聽說熊元在楚國聲望頗高,浴火重生,是楚國的天授之君!你怎麼看?”
“王上!此事當不得真,定然是楚王橫死之前,為了讓熊元坐穩楚王王座故意散播出去的,不過是愚民之策。”
“王上!當下韓國上黨郡數百里之地已是我大秦口中之肉,切不可節外生枝,讓這肉跑了,楚國已是秋後之蟲,不足為慮。”
“話雖如此,但是寡人仍然心有餘憂,幾十年前楚國之強盛還歷歷在目,當是時西可抗秦,東可拒齊的大國,這些年來寡人時常伐楚,就是為了不讓楚國有喘息之機啊!”
“寡人若是滅了韓國,卻又讓楚國再次強盛起來,那就得不償失了。”
“王上不必憂心,當下楚國內有公子昴作『亂』,外有齊魏為患,已經是自顧不暇了。”
魏都大梁,中天台大殿中,一位頭戴九旒冕冠,跪坐在大殿中央的王座上的中年人正面帶不悅的聽著什麼?
大殿中央,一位中年男子正站在大殿中央,對著王座上的人說道。
“王上!此時不宜伐楚,且不說趙國一直對我鄴城虎視眈眈,就說此時楚國新君剛立,伐楚有失道義,而且楚將景陽也已經領兵數萬陳兵邊境。”
這兩人正是魏王圉和信陵君魏無忌,魏無忌此時正在勸阻魏王圉伐楚,從魏無忌的話裡不難聽出,信陵君不贊同此時伐楚。
名義上來看是勸魏王圉不要趁人之危,有失道義,實際上是因為很可能會打不過楚國,反而讓趙國撿了便宜。
此時的楚國雖然不是楚威王時威壓諸國的楚國,但是此時的魏國也不是魏文侯時,壓著諸國在地上摩擦的魏國了,兩邊打起來,說不好誰勝誰負,況且還有趙國在旁虎視眈眈。
而在此時,莊辛已經面見過趙王丹了,此時正在平原君府中與平原君共進哺食,對於趙國來說,魏國的鄴城距離趙都邯鄲只有數十里,一直是趙國的心頭之患,所以莊辛來到邯鄲沒有費什麼力氣就說服了趙王丹。
如果魏人伐楚,趙王丹就會趁機伐鄴城,拔除這顆心腹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