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無為守窮賤,坎坷長苦辛。
太昊樓三樓被熊元給全部包了下來,一個小舞臺上正有幾位歌女,唱著熊元寫的這首《今日良宴會》。
此時整個太昊樓三樓的大廳,已經熱鬧了起來,高朋滿座,熊元的請柬可不止發了幾個人,可是發出去了數十張。
基本上楚國上大夫及其以上官員,還有家眷在陳郢的封君,這些封君的成年子嗣都請到了。
就是陽文君的兩個兒子,也就是熊元的兩位堂弟,公子昴和公子勝,此時也已經坐在了熊元的旁邊,只是人雖然來了,但是心裡怎麼想的就不知道了。
三人顯得很是親切,一口一個大子兄長,一口一個子昴堂弟、子勝堂弟的,要不是熊元穿越前是做銷售的,見慣了形形『色』『色』的人。
估計早就受不了了,實在是有點噁心,因為從前身的記憶來看,三人的關係明明並不怎麼樣。
前身的記憶裡,公子勝和公子昴的父親,也就是楚國的陽文君,不是別人正是子蘭。此時的子蘭應該已經去世,但是陽文君具體是何人沒查到,所以就讓子蘭來當了。)
說子蘭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在屈原等群臣都反對的情況下,力主楚懷王入秦去和秦王稷武關相會的人正是子蘭,最終導致楚懷王客死異鄉的正是這位當時還是楚國公子的子蘭。
子蘭曾擔任楚國令尹,相當於丞相)主政期間楚國接連戰敗,後來被楚王橫所疏遠,所以令尹被子叔接任,而子蘭作為楚王橫的弟弟,則被封為陽文君。
而前身熊元之所以跟公子勝和公子昴關係不好,是因為前身不喜歡子蘭。
從前身的記憶來看,前身從小就將楚國的衰敗始於楚懷王被扣押秦國,而子蘭正是這件事的罪魁禍首,所以前身從小就對自己的叔叔,陽文君子蘭充滿敵視。
這也直接導致了,前身並不喜歡公子勝和公子昴,但是此時三人卻相談甚歡,雖然熊元覺得自己都有點噁心。
“大子殿下!不知這歌女是從哪請來的,這曲子從來沒有聽過,韻律非常好聽啊!”
說話的是景差這位後世鼎鼎有名的楚辭大家,熊元趕緊回答道。
“這是我府上的歌女,至於這首詩和曲子是吾一時遊戲之作,算不得什麼!讓景差兄見笑了!”
旁邊有不少人都聽到了熊元的話,其他人還沒什麼,但是公子勝和公子昴已經開始討論了起來,“大哥!你聽這詩,‘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咱們這位堂兄想要捷足先登啊!怕是要先發制人啊!”
公子勝剛說完,公子昴就說話了,“二弟!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回府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