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上難得的多了很多車輛,吳曉蘭一問才知道,地震發生後,全國的愛心不斷匯聚,有很多人千里迢迢跑來援助,物資也不停的送過來,所以往日幾乎不怎麼能見到車的彎彎繞繞的山間公路,如今也熱鬧了起來。
只可惜有些地段路不是太好,前兩天又下過幾場大雨,路面泥濘不堪,還不時有些水坑。
走了一段之後,吳曉蘭看見前方有輛車陷在了泥地裡,輪子不斷打滑,竭盡全力的想從坭坑裡出來,卻總是徒勞,反倒有些越陷越深。
“這樣不行的,得找點磚頭過大石塊墊著,不然只會把泥地越弄越滑,出不來的。”
會車的時候,駕駛員看了一眼,搖了搖頭。
“停車,我們幫他一下。”
陳教授也看見了那輛車的情況,於是對駕駛員說。
駕駛員便把車子停到了路邊,幾個人下了車。
吳曉蘭走過去才發現,那輛小型越野車上只有一個二十多歲的男人,滿頭大汗的坐在駕駛位上不斷踩著油門。
“你先停一下,我們幫你找點石塊墊著,然後再在後面推一把。”
于濤走過去敲了敲駕駛室的玻璃窗,在他把車窗搖下來之後對他說。
“謝謝!謝謝!”
那人擦了一把汗,滿臉感激。
不一會兒,石塊找來,鋪在了泥坑裡、輪胎前方。
于濤和駕駛員走到車後面幫忙推車,吳曉蘭和陳教授要去幫忙,但是被于濤他們拒絕了。
“有我們倆就夠了,你們在旁邊幫忙看著點,指揮著吧。”
在幾個人的配合下,終於,越野車從坭坑裡爬了出來。
那人下車走過來,連連朝于濤他們致謝。
陳教授於是和他聊了兩句。
“您看樣子是從那邊過來的,是叫什麼牙村嗎?您是那裡人嗎?”
那人試探著問。
“哦,是牙山子村。不過我不是那裡人,我們在哪裡做點公益活動。”
陳教授回答。
“哦。”
那人的表情似乎有一點失望,聲音低了下去。“我還想打聽點事情的……”
“打聽什麼?雖然不是村裡人,但是我常去,有些情況也許知道,也許能幫上你。”
“是嗎?”
那個年輕人眼睛一亮。
“我想知道,那村裡有沒有一個叫彩華的,的……”
他似乎想了下措辭,“的大娘?應該四十多歲的,右邊眼角有一顆痣……”
“哦,這個,我倒是不清楚,怕是要找村幹部問問。”
陳教授想了想,並不認識這樣的人。
“又或者,他們有沒有丟過一個小孩?三四歲的時候丟的,丟了有二十幾年?”
那人又接著問了一句。
陳教授腦海中閃過一絲火花,似乎想起了什麼問題,但是又沒有完全想起來。
那人看陳教授皺眉,以為自己的問題問的有些過於突兀,有些不好意思的說,“不好意思我可能問的太冒昧了,也是,可能還是得去問問村幹部……”
“那個路口開面館的劉大爺。”
于濤忽然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