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師和陳遂興兩眼睛突然瞪大:“呀,低保!”
黃老師也非常激動,這個六太奶奶應該可以申請低保的吧,怎麼從來就沒往這方面去想?笨死算了。
從村小學去到六太奶奶住處,需要經過陳遂興家門口。
他們路過時見到了陳媽媽,陳遂興把他的想法告訴了陳媽媽。
陳媽媽低吟:“我不是沒想過,但聽說有成年子女撫養的,沒辦法領取。”
為了逃避嫌疑,黃老師並沒有走進陳遂興家門口,他只在門口聽到陳遂興和陳媽媽說:“可是六太奶奶的兒女並沒有贍養她啊。”
“具體的低保政策,我不懂。但是六太奶奶有成年子女是事實,可能低保領不了。這樣好了,我去村大隊問問吧,也和族長商量一下。”
“嗯,好的。”
陳遂興走出來,和黃老師繼續前行。
黃老師說:“你媽媽說的可能有道理,有成年子女的,可能領不到低保。子女不贍養,按理說可以告,法院會對子女強制執行贍養義務。”
“但是找不到他們人了,也沒有戶口本什麼的。”
呃?
黃老師一拍掌:“那也就是說,六太奶奶在法律上是沒有兒女的咯?她根本沒有戶口本啊。”
“呃……”好像有點道理。
他們兩人到了祖屋,在這之前黃老師已經去梅州等地看過各式各樣的客家祖屋,如今見到陳遂興他們家這個祖屋,並沒有特別激動。
他一直跟著陳遂興去到六太奶奶的屋子。
陳遂興敲敲門:“六太奶奶。”
一個鴨公一樣的蒼老聲音響起:“是遂興啊,進來吧。”
黃老師跟著陳遂興進去,只見屋子裡黑漆漆,四周也不通風,微微皺眉。
這實在不適合老人居住。
陳遂興對六太奶奶介紹:“這是我的小學老師。”
“老師也來了?”六太奶奶奇怪道。
黃老師上前鞠一個躬,說:“老人家好,冒昧打擾,請原諒。”
“太客氣了。呃,我這裡沒有地方坐,你們可以坐門檻上。”
黃老師說:“不用客氣了,我們站在就行。老人家今年高壽啊?”
“九十八歲了。”
哇!厲害!
黃老師又問:“我聽陳遂興說,您對客家歌謠很有研究,是嗎?”
六太奶奶虛弱地罷罷手:“老了,唱不了了。”
“沒關係,我想來問問客家歌謠的歷史。你能告訴我,這百年來客家歌謠的變化嗎?還有客家人的生活變遷,以及習俗各方面有什麼變化嗎?”
“變化是很大的。
改革開放以前啊,我們這裡的人幾乎都沒有出去過,一直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雖然耕田放牛很辛苦,但日子充實樂融融。
九十年代後,村裡的小夥子們漸漸出去打工。一直到今天,村裡只剩下一下老的小的,年輕力壯的都出去了。我們的經濟條件變好,卻一家人難得團圓。
還有一些小夥子會娶一些外鄉的姑娘回來,給客家村注入新血緣。為了遷就這些外鄉姑娘,風俗也變化了不少。”
喜歡柳暗花明客家村請大家收藏:()柳暗花明客家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