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也想爸爸了。
明明爸爸已經走了那麼久,可是每年春節都會特別想他,今年更甚。
陳媽媽和陳遂興都沒了買年貨的心思,於是回家午休。
傍晚,整理好情緒的陳媽媽帶著兩個做好的菜,早早來到陳華光家。
光嫂笑道:“叫你們來吃團圓飯,怎麼還帶兩個菜來?”
“這是我早就做好了的,今晚不吃怕明天壞掉,所以帶過來讓大家嚐嚐我的手藝。”陳媽媽拿起一個水桶,“我去井邊打水吧。”
“缸裡還有呢。對了,我聽說有不少人家開始裝自來水,弟妹,你要裝嗎?”
陳媽媽揉了揉痠痛的腰,每天打水挑水,真不是一般的累。
“倒是想裝,只是很貴吧。”
光嫂說:“不知道,老二不是出去跟人家學裝水電嗎?一會兒問問他去。”
“如果太貴的話,我先不裝了。其實現在比遂興剛出生那會兒好不少,以前要去河邊挑水,那才是真辛苦,現在後院就有一口井,方便多了。”
光嫂也想起了以前的日子:“那時候的確是呀,路遠也就算了,還要凌晨四五點出發。不然就甭想走回來。”
“哈哈。”陳媽媽想起了自己的囧事,忍不住笑了:“我剛嫁過來那天,婆婆特意提醒我了,讓我一定一定要早點去挑水。我想六點夠早了吧,然後慢悠悠地出發。去的時候,山路還能走,可等我回來時,竟然全變成了泥漿,別說挑水,我連正常走路都做不到。”
“那當然啦,先你回來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晃出點水來,土路就變成泥漿路了,根本走不動。”光嫂可是挑了幾十年水的人啊,深有體會。
陳媽媽附和:“我那天摔了大概七八次吧,後來乾脆放棄,在河邊抓魚。一直到太陽曬乾了泥,我才回得了家。現在真的好太多了。”
光嫂做完兩個菜後,端著出去了,此時只有陳媽媽一個人在廚房。
她看著缸裡的水,突然心情有點沉重。
當年她只挑了一天的水,回來摔得像個泥人一樣,便再也不肯去了。
她打聽到打一口井是三百塊錢,而那時遂興爸爸靠賣農作物,一個月能賺五十塊。聽到陳媽媽想要打井的想法後,全家都反對,尤其是婆婆。
不難理解,客家婦女都是勤勞勇敢的,面對小小挫折,陳媽媽竟然要負債打井。但是陳媽媽不聽,她依然大膽任性地讓人到自家後院打了一口。
當初她是第一個擁有井的人,第一個不用再去河邊挑水的人,可如今……
恐怕全族人裝了自來水,都輪不上她了。
正胡思亂想時,陳華光叫道:“吃飯啦,都過來。”
陳媽媽拍了拍自己的臉蛋,讓自己回過神,隨即從廚房出去,和大家吃團圓飯。
陳華光招呼他們母子說:“明天也來我們這邊吃飯吧,春節就該闔家團圓,熱熱鬧鬧。”
陳遂興看著媽媽,怎麼和往年不一樣。
陳媽媽的心被輕輕撞擊了一下,分家以後,只有除夕會聚在一起吃飯,大年初一一般都是分開吃的。
喜歡柳暗花明客家村請大家收藏:()柳暗花明客家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