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阿四家避雨的陳媽媽一樣心急如焚,天已經完全黑透,不用想都知道陳遂興放學回家了。眼見雨小了,她和陳華光商量著要不要走時,陳阿四的丈夫王聰從外面打聽了訊息回來。
王聰:“恐怕你們今天走不了了。雖然不是很嚴重的山體滑坡,但是山路還是被埋了,拖拉機肯定過不去。”
陳華光也沒了主意:“弟妹你說呢?”
陳媽媽急得要哭了:“不是我不懂事要胡鬧,我不能讓遂興一個人在家啊。”
陳阿四說:“還好吧。全族五百多人照顧不了一個八歲孩子?更何況爺爺奶奶和其他的伯父伯母都在家,媽媽一個晚上不在都不行嗎?”
陳華光也覺得冒險進山不現實,勸道:“他們不會不管遂興的,要是晚上睡覺害怕,可以過去和阿大睡啊。”
陳媽媽雙手捂面,悲哀切切,她擔心的不是陳遂興的衣食住行啊。
客家人中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在客家人中生活,哪怕不工作也不愁,你拿著一個碗一雙筷子,去全族人家門口走一圈,你就飽了。
為什麼?因為客家人非常熱情好客。
最近還流行一種做法,那就是外出打工賺了點小錢的人,回家裝修了房子,別人見這些人家浴室嶄新漂亮,很多都拿著衣服直接在他們家洗澡。
很多人人聽了覺得非常不可思議,甚至主張獨立自主的年輕人簡直不能接受。但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過慣了群居生活的客家人一直都是這麼相互扶持著生活的。
也許隨著國家經濟的繁榮富強,客家人也會改變,可目前他們還保持原來的習慣。
所以陳媽媽完全不必擔心陳遂興會挨餓受凍,大家奇怪極了,他們完全理解不了陳媽媽的憂慮?
陳媽媽內疚地看了陳華光和陳阿四一眼,徐徐道來:“春節我回孃家,我家裡人讓我改嫁,遂興聽見了。我怕我不回去,孩子會多想。”
這……
陳華光臉色不太好看,他會照顧陳媽媽母子,那是看在弟弟陳華祖的面子上,如果陳媽媽改嫁……
“那你是要改嫁了?”
陳媽媽聽到陳華光開始低沉的聲音,心顫了顫。
陳阿四倒是很理解,她推了推陳華光:“你這麼兇做什麼?七弟不在了,弟妹才三十歲啊,大好年華在後頭,難道圈死她,讓她守寡一輩子嗎?”
道理,誰都懂。
陳華光臉色始終不好,他不能想象自己媳婦跑去嫁給其他人,將心比心,他覺得弟弟陳華祖一定和自己一樣,就算這對陳媽媽來說很不公平。
陳阿四是女人,她卻十分明白陳媽媽的處境,一個寡婦帶大一個兒子,其艱辛痛苦,旁人能夠明白多少。
她問:“那你孃家幫你找到物件了嗎?”
陳媽媽急忙搖頭:“不是這樣的,那只是我家裡人的意思,我沒有要改嫁。我只想帶大遂興,他已經沒有父親了,我不能讓他連母親也失去,所以我想快點到家。”
聽到陳媽媽這麼說,陳華光的臉色才終於好看了一點。
喜歡柳暗花明客家村請大家收藏:()柳暗花明客家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