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法之山山腳下,一隻敏捷的小獸快速奔跑在密林草叢中,圍著同一個地方跑了一圈又一圈,邊跑邊四處探索。
它圍著同一片地方跑來了將近三天之後,早已餓的站不穩的小獸依舊固執的貼著地一點一點地摸索。一不留神,整個身子順著斜坡滾了下去。最終滾到了一顆極大的榖樹下,因為體力不支,昏了過去……
廉子衿十五歲生辰過後,得兄長允許,可獨自下山遊歷,從長白門出來至今已有半年之久。半月之前,恰逢他舅父壽辰,廉子衿在睢陽宋宅停留了半月,此時正在返回江城的路上。
途徑獄法之山。這座古籍中多次提到,鎮壓著無數靈獸的山,從外表來看和普通的山並無多少不同,皆是巍峨綿延,蒼翠覆蓋。廉子衿看著眼前之景,不自覺地走近了一些。
來到山腳下,距離密林約有百步。廉子衿站立,觀望四周。
之後,他的目光停留在了一顆榖樹下,樹根處窩著一隻小獸,不知是一隻小老虎還是隻小獅子。廉子衿向榖樹走近,想著:若是隻沒了母親的小獸,倒是可以帶回長白門。
走到近處才發現,那並非什麼小獸,而是一個人,準確來說是一個披著獸皮的小孩兒。身上的獸皮並非是做成了衣服的樣式,而是整整一塊披在身上。
小孩兒大約十來歲,頭髮髒亂的似乎從未打理過,面容隱在又長又亂的頭髮下面,不辨男女。獸皮之下露出的面板幾乎和獸皮是一個顏色。
那孩子一動不動地趴在地上,不知生死。
廉子衿略停頓了一下,之後快步走上前去。
他蹲在孩子身邊,伸出未握劍的手去探他的的鼻息。當感受到指尖那股溫熱的氣息時,廉子衿面上一喜。
思索片刻,伸手將劍收起,接著輕輕扶起地上的人,將其背在背上,朝著來時的方向走去。
離這裡最近的去處,便是睢陽宋宅——他的舅家。
宋氏作為睢陽的第一世家,自是能提供最好的救治條件。經大夫診治,那孩子只是因為過度飢餓才暈了過去,其他並無大礙,廉子衿才放心地將人交給家中僕人照料,自己回房洗漱。
穿戴整齊之後,他回到安置那孩童的房間。此時房中僕從已盡數離開,孩童洗漱乾淨後安靜地躺在床上。
廉子衿走近,見床上躺的是一個形容消瘦,面色蒼白的小女孩兒。打理好之後,她的頭髮比之前看起來還要長,直接從床榻落到了地上。
一般像她這樣大的女童,多會梳兩個小髻。像她如今這樣的長度,即使在成年女子中也極為少見。
廉子衿儘管有著同齡人沒有的穩重與從容,但依舊是一個還未及冠的少年。意識到自己竟一直盯著一個小姑娘在看之後,耳後不禁染上了微紅。
他迅速斂神,轉身走出了房間。
書房內,廉子衿正和舅舅宋清霖說話,便有僕人來報說她帶回的那位姑娘醒了。
廉子衿聽說人醒了,便跟舅舅告辭,徑直去往安置那女孩兒的地方。
房間內,女孩兒赤腳站在地上,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桌椅、窗戶、房頂、簾子、鏡子、以及站在一旁看向她的眾人。
這裡的一切對她來說都非常陌生並且充滿新鮮感。
於是,廉子衿進來便看到這樣一幅景象:少女赤著腳、散著頭髮、穿著睡袍在房間裡走來走去。每一樣東西都慢慢地撫摸並且打量一遍,包括她自己身上的衣服和沒有穿在腳上的鞋子。
房裡的僕人圍城一圈,邊看邊議論紛紛,就像是在大街上觀看變戲法一樣。
有人注意到廉子衿來了,趕緊挺身站好,其他人也立馬散開,整齊地站到一邊。
此時女孩兒自然也注意到了廉子衿。她也像看那些物件兒一樣靜靜地看著他,見廉子衿也看著自己,她慢慢地走近,伸手拉住了他的衣袖。